记者在该家老人用品专卖店里看到,店内物品种类繁多,绝大部分属于老人专用物品,价格也不高。据经营者介绍,该店已开张了3个多月,所售物品达200多种,但销售事迹1般,很少有老人光临,前来的大部份都是年轻人,给祖辈和父辈购买礼品。记者在店内逗留了将近1个小时,却只见到1个顾客。
随后,记者访问新1佳、华商、金天龙等新会几家范围较大的商场发现,除1些保健药品和食品,几近所有商场内的老人物品所占份额都为最小,老年人用品专卖店前有点冷清,而会城繁华的步行街到处都是俏丽的青年**装和童装,但老人衣服和饰品却几近空白。很多商场负责人表示,与婴幼儿用品相比,老人用品的销售情况不太理想,商场因此把老人用品减到较小的份额。
老人消费观念待改变
据业内人士分析,老人爱光顾1些低档的购物场所,并非老人消费不起,而是由于老人的消费观念问题。大部份老人有足够的钱走进1些高级的商场和专卖店购买所需物品,但长时间以来养成的消费习惯,让他们更喜欢光顾1些便宜的地摊。
“大商场和专卖店里的东西太贵了,我可舍不得花钱……”记者采访了几位老人时,大部份都这样回答。他们大多认为,老年人用品专卖店前有点冷清,只要能用就能够了,没必要讲求品牌和档次。1些年轻人则认为,老1辈人赚钱10分辛苦,所以花钱也就特别谨慎,另外,老人们大部份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儿孙辈存钱,所以舍不得花。
老人爱到地摊购物
记者在新会专卖中低档服装、饰品等的女人街及1些地摊看到,来来常常的大部份都是中老年人,以老年人为主。
据了解,女人街的服装价格比较便宜,并且1般都可以和档主讨价还价,而在地摊摆卖的物品质量相对较差,很多乃至是“3无”产品,但由于价格便宜,老年人用品专卖店前有点冷清,吸引了很多老人购买。
1位在地摊上转来转去的阿婆告知记者,她很少去高级的商场,老年人用品专卖店前有点冷清,1般都在地摊上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价格10分便宜。挑了好久,阿婆花12元买了1副老花眼镜,而在老人用品专卖店里,1副包装精美、有质量保证的金边老花镜也就卖20元。
业内人士认为,老人这类消费观念其实不公道。地摊上的东西相对来讲,安全隐患较多,特别是1些与健康息息相干的物品,比如药品、食品、保健用品等,因此,购买这些物品时需谨慎。
相关新闻
上一页:判断老年人痴呆绝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