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发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和继发引起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糖尿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糖尿病占绝大多数,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它又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不稳定型或脆性)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占极少数,可继发于胰腺炎、胰切除术后、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糖尿病初期可无症状,仅可见尿糖增多或空腹血糖稍高及糖耐量下降;症状期糖尿病人临床上可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而体重减少,可伴乏力、消瘦、皮肤瘙痒、四肢酸痛、性机能减退、便秘等症,易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视网膜及肾脏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发生酮症性酸中毒及昏迷,血糖在空腹时多超过120毫克%,葡萄糖耐量明显降低。
目前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膳食控制和营养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病人的基本医治方法,它对于纠正病人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产生以及减少病死率、延长寿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饮食原则
1.控制热量摄取,正常体重者一般可按每公斤体重105~126千焦(25~30千卡)给予,并可根据劳动强度不同作适当调剂。对于肥胖病人应逐渐控制热量,老年人糖尿病饮食调养,使其体重下降至正常体重。
2.在控制总热能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的热能比可保持在65%左右,即热能比可不过多限制。重要的是要严格限制单糖类的摄入,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而对米、面等主食及含淀粉类多糖较多的食品则不必过分限制,这样做可改善糖耐量,下降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防止体内脂肪过度动员,导致酮症酸中毒。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可把蛋白质的热能比提高到15~20%,但并发肝昏迷、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另当别论。
4.脂肪摄入量可占热能的20~25%,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胆固醇应限制在逐日300毫克以下。
5.保证从膳食中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注意提供含钙、磷、锌、铬、铜、碘等丰富的食物。
6.保证足够数量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糖尿病病人食用豆胶、果胶有显著疗效。
7.餐次分配,属胰岛素依赖型病情稳定的,早、午、晚饭及睡前加餐,按2/7、2/7、2/7及1/7比例分配热能;而病情不稳定的,早餐、加餐、午饭、加餐、晚餐、睡前加餐,按2/10、1/10、2/10、1/10、3/10、1/10比例分配热能。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可按早、午、晚饭2/7、2/7、3/7或1/5、2/5、2/5或1/3、1/3、1/3的比例分配热能。
(二)食谱举例
早餐:豆沙包(面粉50克、赤小豆25克)
咸鸭蛋40克
牛奶250克
午饭:大米饭(大米100克)
肉丝炒芹菜(芹菜100克、瘦肉30克)
拌茄泥(茄子100克、香菜10克、大蒜20克)
晚餐:千层饼(面粉100克)
滑熘豆腐(豆腐100克、淀粉10克)
西红柿蛋汤(西红柿100克、鸡蛋50克)
全日烹调用油15克
全日热能6342千焦(1510千卡)左右。
(三)食物选择要点
1.含胆固醇低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可供选食,如奶类、蛋类、豆制品、鱼、瘦肉类等食品,而动物肝及其它内脏应限制食用。
2.米、面、薯类、粉条等含淀粉高的食品在总热能比不提高的情况下可任意选食。但忌食白糖、巧克力、蜂蜜、蜜饯、糖浆、水果糖、含糖饮料、甜糕点等食品。烹调及食品加工时可以低热能的糖精、甜菊甙等甜味剂代替糖类。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除粗粮、含纤维高的蔬菜、水果外,老年人糖尿病饮食调养,还可食入豆胶、果胶、麦麸、藻胶、魔芋等食品。
4.保证新鲜蔬菜、水果供应,但对含糖量较高的蔬菜及水果应加以限制,如甘蔗、鲜枣、山查、柿饼、红菜头、鲜黄花菜等。
相关新闻
上一页:一对老人的平凡感情!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