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老做好准备

2017-06-26 08:25:31 来源:
分享:
老年阶段其实很长。现在,“七十古来稀”已变成了“七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以65岁踏入老年计算,下面还有两三个十年,这段时间占了整个人生的近三分之一呢!所以,要在还没有觉得自己太老的时候,为更老做准备。

第一,用脚思考。岁数大了,双脚比大脑重要,哪里都动不了头脑还在动很麻烦。人愈来愈老,最突出丧失的是行动能力,因此要决心走二三十年,一直走到不能走。比较好的结果就是,不能走了,就是离开的那一天。记得朱德总司令讲过,他的父母一生都在田里劳作,有一天下不了地了,他们就离去了。这该有多么幸福啊!只要坚持让自己走下去,就意味着有行动和自主的能力,还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可以够得到幸福的终了。

第二,接受遗忘,为更老做好准备。年纪增长,人们常常为“记不住事”而懊丧。其实,人越来越老总是要忘事的,忘掉一些才好。人脑的“内存”也是有限的,忘掉了旧的,腾出了头脑里的书架,才能放上新书,为更老做好准备。所以,一定不要为遗忘而烦恼,要在内心抵御这一类挫折感,要告知自己:“与英年早逝的人比,我已经是胜利者。”在精神上不懊丧,以胜利者自居,丢掉包袱,为更老做好准备,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喜欢尝试新东西。喜欢尝鲜,喜欢新技术,喜欢新艺人,喜欢年轻人,喜欢新服装,喜欢新思想。不要停留在已经知道的事情上,不要重复一种广为人知的观点,不要怕打破自己头脑里的框框。60岁学照相,70岁学电脑,80岁学弹琴,90岁学朗读,为更老做好准备,都是一点儿也不晚的。一个老人的智慧,包含着总是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再自觉地突破它们。不畏惧新东西,你就还有前方的路要继续走。

第四,不以回忆为生。衰老表现在总是回想过去,无穷无尽地回忆是拖累老人的精神桎梏。沉沦在往事的世界中,老人实际是在用远期的回想孤立自己、评判自己,乃至谴责自己,做着类似公司年终的“决算表”。在往事上陷得越深,在现实生活中就越隔离、麻痹。不堕入往事,请用上面第一条“走”和第三条“学新东西”来克服。要在头脑里谢绝人生总决算,那就要以现在为生活,以今天为生活,生活在当下。

谜一般的更老的人生,在等着还不那末老的老人。一路有“险”是肯定的。如果上苍假以时日,我们应抱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好奇心往前行。即使到了最老的年头,也要努力实践以上的“四项最老原则”。从终点反着看,从现在起开始培养自己在更老时的那种必需的适应性,趁着言语、逻辑和各种控制能力都还完整无损,为更老做准备,那末我们就能应对变化,无憾而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