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更注重“精神交往”

2017-05-25 01:06:23 来源:
分享:

人生最重是精神,如今老人更重视“精神交往”。老年人能在与晚辈积极的“精神交往”中,得到比物质要求更多的心灵慰籍和思想更新;晚辈也会在同“人生博物馆”似的老年人“精神交往”中增长才华,提高精神品味。

要弄好同老人的“精神交往”,须做好以下几点:

其1,乐于“会话交往”。许多老人把大家在1块儿说话比作“精神会餐”,加入这类“会餐”关键要“乐于”,抱有“人老话语多,不嫌其罗嗦”的态度。至于会话内容,则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老人感兴直到什么,你又具有什么,那就是比较好的话题。

其2,坚持“鸿雁交往”。我们常看到很多老人把儿女亲友的信件好好收藏,空时受拿出来重温1番,对人说起来如数家珍。因此,离开老人,不常与他们在1起的晚辈,不光要打电话,还要注意多写信。对有文化的要写,对没文化的也要写,老人更注重“精神交往”,他们会找人念的;有实事要写,没实事也要写期写问候信;有时捎上1张便条,带上1个口信,都会使老人感到温馨,念念不忘。晚辈不可因繁忙而对这类书信交往掉以轻心。

人生最重是精神,如今老人更重视“精神交往”。老年人能在与晚辈积极的“精神交往”中,得到比物质要求更多的心灵慰籍和思想更新;晚辈也会在同“人生博物馆”似的老年人“精神交往”中增长才干,提高精神品味。

其3,适当“礼仪交往”,老人更注重“精神交往”。年轻人之间交往可能洒脱不羁,不在意礼仪。老年人则受传统伦理的影响,适当的礼仪交往是他们1种习惯性精神需求。晚辈要主动施冖,表现在平时称呼、交谈用语、迎送规矩乃至饮食起居动作等多方面,使老人处处感到礼遇、敬重和满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