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老人成自杀高危群体

2017-06-10 01:08:49 来源:
分享:

富士康连续产生的自杀事件引发人们对自杀现象的极大关注与深入思考,弱势老人成自杀高危群体。自杀与离婚现象虽然说几近在所有的社会都随着社会现代化而趋于多发,但这样密集地产生在1个企业还10分少见。任何以个体的、个别的缘由去解释富士康“101连跳”,都难以找到使人佩服的答案。

中国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总数的大约4分之1,自杀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弱势老人成自杀高危群体,且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特点: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1/3自杀致死的人其实不存在精神障碍,60%自杀未遂的人属于冲动性自杀。弱势群体是自杀行动的高危人群。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空巢”老人正忍受着晚年的孤寂。现今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常常被亲属乃至社会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很不乐观,其中的1些人得抑郁症并导致自杀行动等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已成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占每一年自杀人群的36%,每3自杀的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每一年最少有1万5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

著有《自杀论》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又译作涂尔干)在1百多年前就说过,“自杀不应以个人心理探讨,自杀是社会影响个人的”,是“失范”,弱势老人成自杀高危群体。

他认为,“任何事件都不是自杀的特定缘由”,由于自杀其实不是1种简单的个人行动,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骚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1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此就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候常常导致自杀率的明显增高。

所以,把自杀的缘由仅限于个体本身的缘由是很狭隘的,任何以个体的、个别的缘由去解释富士康“101连跳”,都难以找到使人佩服的答案,其他自杀事件也1样。我们应当把自杀事件提高到社会层面上来。

1个人只有在没法面对现实、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时,才会选择轻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