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老人手机要满足的7大特点1.屏幕和字体大而清晰2.音质好,音量大3.易操作4.超长待机5.功能丰富6.高性能7.时尚外观2、老人使用手机常见问题1.老花看不清屏幕2.听力降落听不清楚3.小屏幕大键盘外观呆板低档4.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3、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老人1.严重神经衰弱者2.白内障患者3.心脏病患者4.甲亢和糖尿病患者5.癫痫病患者1、老人手机要满足的7大特点
1、屏幕和字体大而清晰
不用带老花镜也看得很清楚。老人家视力会衰退,大字体、大屏幕能使在手机上看新闻,看照片,看视频都成为1种享受。
2、音质好,音量大
超大音量,没必要担心听不到铃声,通话时听不到对方说的内容。好的音质乃至还可让老人用外放听音乐,老人用什么手机比较好,连上喇叭跳广场舞,丰富文娱活动。
3、易操作
再多的功能对老人来说操作不便等于没有,乃至是灾害。功能并非越少越好,保存老年人最常常使用的功能为比较好。功能丰富后要做好操作的易用性设计,让老人1看就会操作,简单易用。
4、超长待机
少充电,多省心。老人记性不好,千万不要把自己不用的2手智能手机给他用,老人用什么手机比较好,关键时刻没电了,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乃至是事故。
5、功能丰富
平常社交的微信和QQ;高清拍照录像;看新闻;看视频;麻将打牌等丰富的游戏都是必须的。有了微信和QQ,大部份老人每天都会和子女进行语音聊天,和好友讨论去哪玩。用视频软件观看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也已成为老人的新习惯。通过手机游戏软件,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和更多的人在网上打麻将、锄大地和下象棋等。
6、高性能
响应速度快,不卡机。其实老人比我们更没时间容忍卡顿的手机,换个方向想1下,减少老人等待响应的时间,实际上是变相帮助老人长寿1点。同时面对频频出现性能问题的手机,老人比年轻人更手足无措。
7、时尚外观
符合时尚,美观大方。市面上能看见的所谓的“老年机”常常是界面红红绿绿,外观又厚又重,老人常常不好意思拿出来。更换美观的智能手机,让老人也能够拿着时尚的大手机在朋友眼前“夸耀”。
2、老人使用手机常见问题
1、老花看不清屏幕
45岁以上的人会逐渐出现远视(俗称老花)的生理现象,他们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眼部肌肉的调理能力也随之消弱,导致变焦能力下降。老人老花的经验上限值为300度,这是1个在33cm到45cm的视觉距离,手机到达视觉比较好效果则要1080P分辨率,而屏幕的比较好尺寸为5寸屏幕。
2、听力降落听不清楚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身体各组织、器官都会渐渐衰老,听觉系统也会出现问题,导致听力降落。听力出问题会影响老人与社会的交换,老年耳聋不可逆转。北京某着名医院的耳科的教授指出:听力消退,从高频音区开始。
3、小屏幕大键盘外观呆板低档
当下市面上的老人机都是小屏幕大键盘,外观都差不多,而且很低档,老人也希望能有1款时尚的手机可以用。
4、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
略微高端点的手性能拍个照,但照片效果差,不清晰,跟现有的主流手机比差距甚远。老人想看看新闻,在微信或QQ上将好东西跟朋友分享根本做不到。
3、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老人
1、严重神经衰弱者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引发失眠、忘记、多梦、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从而加重病情。
2、白内障患者
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可以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会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
3、心脏病患者
实验证明,手机的电磁波可以使心电图显示异常。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也要注意,手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有影响。装有心脏监视器者,用手机可能影响监测结果,致使误诊。
4、甲亢和糖尿病患者
由于甲亢、糖尿病都属于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而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因此这类患者比较好不用手机。
5、癫痫病患者
手机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⑹倍,可引发癫痫发作。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锻炼 要“规矩”
下一页:记忆减退!老年痴呆前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