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养生 坚持慢生活助老人养生

2017-04-29 22:01:21 来源:
分享:

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良好的生活习惯造就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建议老年人坚持慢生活的节奏,由于慢生活有助老人养生。那么老人如何养生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慢生活养生的7个习惯和5个老人生活的忌讳,供大家参考。

老人如何养生?坚持慢生活助老人养生

1、喝水慢

喝水太快,水份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老人或心脏不好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正确的喝水方法是,倒1杯温开水,先含1小口滋润口腔,然后渐渐咽下,小口小口地喝,喝250~300毫升便可。

2、起床慢

清晨容易产生脑血管意外,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晨醒后不要太急,醒来时先躺1会,可以伸伸懒腰,使血液渐渐活动。坐起来时,不要立即挪到床边,老人如何养生 坚持慢生活助老人养生,可以靠在床头休息1会儿,能改良脑供血状态,以防脑供血不足。

3、吃饭慢

对老人来说,如果咀嚼不细,粗糙的食品会增加胃的负担。老人吃饭1定要细嚼慢咽,1口饭比较好嚼25~50次,帮助食品消化。

4、转身慢

很多老人因心脏功能衰退和脑动脉退化,血管弹性下落,体位改变经常产生头晕眼花等状态。有中重度颈椎问题的人,突然转身还可能导致晕倒。所以做转身回头的动作时,动作不要快,幅度不要过大。

5、低头弯腰慢

低头弯腰过快或猛然抬头很容易致使体位性低血压,老人如何养生 坚持慢生活助老人养生,还容易闪腰,老人比较好尽量避免此类动作。如果必须做捡东西的动作,比较好手扶桌椅,使身体有个着力点。

6、排尿慢

有的老人不愿半夜起床排尿,凌晨醒来时尿意紧急,会迫不及待去洗手间。但如果排尿过快,膀胱排空容易引发头晕,乃至出现排尿性晕厥。所以,老年朋友排尿要尽可能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持物。

7、上下楼慢

老年人控制力差,腿脚不灵,比如,明明想把脚放在台阶上,做到的却可能只是脚悬在半空,当意想到情形不对时,又不能及时纠正。因此,老人上下楼比较好手扶栏杆、慢步而行,尽可能别跨步,等双脚全部在1个台阶后,再走下1步,以减少关节承重,这对骨质疏松老人特别重要,可大大下落跌倒及骨折风险。

老年人生活的5大忌讳

1、忌睡眠过量

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过量,无病也会躺出病来。由于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能力降落,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顺畅,筋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衰弱。因此,老年人要早睡早起,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要避免睡眠过量,1般每天睡8小时便可。

2、忌生冷食品

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调理,宜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平淡食品,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避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胃寒者早晚要喝点姜糖水,有御寒和防治感冒的两重作用,老人如何养生 坚持慢生活助老人养生。

3、忌穿着不当

秋季气候多变,1天中,气候也有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的变化。因此,老年人不要过早地穿棉衣,而应适当地“冻”1段时间,以便身体各个部位能够适应,这样可以避免受凉感冒,从而免除引发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危险。

4、忌懒于活动

夏季晚饭过后,凉爽的天气,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的大好时光。常到户外活动,可以纵情地呼吸新鲜空气,荡涤体内污气,增强心肺功能。

5、忌4处串门

夏季白每天气酷热,出门容易中暑。老年人也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吃几瓣生蒜,或在室内熏醋,均有预防呼吸道感染病的良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