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韩国老人两年前自费到宁波大学学习中文,此前他在俄罗斯学过俄文。自2002年以来,他独自游历了34个国家——
“如果可以,我愿做永久的学生”
在宁波大学国际交换学院,有1位受人尊重的留学生,他叫柳监永,来自韩国,韩国老人留学中国学中文,下个月就年满65周岁了,是目前该校年龄最大的1位学生。虽然说在中国学习中文才两年多,昨天老人已能用中文接受记者的采访了。
1个60多岁的老人,还要出国留学,为的是甚么呢?
“为了活得更加健康快乐。”柳监永说,“老年人没有工作,不学习会感到很无聊,人很容易老。学习可以让老年人更健康。”
柳监永留学的动机是从当志愿者开始萌发的。1986年汉城亚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热情公益活动的他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汉城奥运会后,俄罗斯和中国游客大量涌入韩国,而当时他只会韩、日、英3种语言,没法进行沟通。“想要继续做志愿者,韩国老人留学中国学中文,就必须学习俄文和中文,这样游客有需要,我可以去帮助他们。”
2002年,已退休的他赴俄罗斯留学。
在学了3年俄语以后,柳监永又准备学习中文。“中文很难学,特别是它的音调。”柳监永说,韩国老人留学中国学中文,他小时候学过《千字文》,学过汉字书法,但不会说,也听不懂中文。在留学准备进程中,他到香港购买中文教材,结识了宁波1家旅行社的导游,后来在她的介绍下来到宁大留学。
退休前,柳监永在韩国1家农村信誉合作社工作,收入在当地只能算中等,他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旅游和学习上,出国旅游总是找最经济的青年旅社住。
留学生活让他感到快乐和充实,使他的晚年生活而变很多姿多彩。在宁大,他每天凌晨34点钟起床朗诵、背诵、抄写课文,唱中英文歌,用不同的情势来熟记学过的东西。“我喝汤,我吃糖,倘若有毛病,我要谨慎别烫痛嘴”,他编出这样的顺口溜来记“tang”的4种音调。别看他年纪最大,但学习的劲头1点也不输给年轻人,学院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6个等级,他已经是最高等级班里的学生了。
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不但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还趁假期前往亚洲、欧洲、北美等34个国家旅游。他希望能去更多的国家走1走,看1看。
学习与游历,激起了他的创作热忱,在中国期间,他用5种语言写了400多首诗,将它们分别装订成1本本的小册子,送给友人。
柳监永告知我们,在韩国,老年人上大学是1件很普遍的事。韩国不管是国立还是私立的大学,都设有针对中老年人的“平生社会教育院”,向社会开放。老年人退休后自费到大学进修,学习哲学、文艺、外语等各种知识,常常是读了这门又读那门,没有所谓的毕业。虽然每一年学费高达500万到1000万韩币(相当于4万至8万元人民币),参加的老年人还是非常多,他老伴生前也在韩国的大学学习。而韩国的人均年收入大约是15万元人民币。
“年轻的时候/我是业余的学生,现在/我多是专业的学生,如果可以/我想当永久的学生。”年轻时没有读过大学的柳监永,写下这样诗句勉励自己。
“老年人不应当做为社会的累坠,应当有自己的寻求。”柳监永说,他学习中文的目的,是想帮助更多的人。
相关新闻
上一页:紧咬救治中风的黄金时间
下一页:五个动作使老人关节易受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