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演员马玉楼与她的艺术之家

2017-06-26 09:25:26 来源:
分享:

马玉楼在事业上是知名度很高的艺术家,在家庭中是教子有方的教育者,步入老年后在公众的眼中又是1位性情开朗、与时俱进的长者。或许是长时间扮演须生的缘由,马玉楼不论说话还是办事都干脆爽利,风风火火,常常表现出1种男人的风格。1959年,她曾去福建前线慰劳演出,1979年,她与丈夫1同在老山前线战地演出了3个月。当时,她刚做完胆结石手术,还未来得及休息就上前线了。路上7天7夜的颠簸她不在意,1下车就同大家1块儿为官兵们演《打金枝》。部队首长感动地说:“听见你们的梆子声,真比世界上任何音乐都动听!”回到太原后,她不但人了党,还被授与“38红旗手”呢!

马玉楼常常对儿子们说:“我们都是党培养大的,不论干甚么工作,晋剧演员马玉楼与她的艺术之家,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你爷爷到你爹妈都是这样的。你们不论是弄交响还是弄影视,千万不能浮躁,不能对工作有半点马虎!”本着这类原则,离休后的马玉楼仍旧像50年代在山西剧院、和平剧院演出时那样,1丝不苟地对待每次演出。或在公园漫步,有时在“大戏台”当评委,只要戏迷或观众请她唱,她总要认真负责地唱好,满足大家的要求。老田自豪地向我夸自己的爱人:“老伴好就好在这里,她来自大众,虽然早就有了名望,但总能与大众打成1片,从不在他人眼前端架子,晋剧演员马玉楼与她的艺术之家。”

办事泼辣的马玉楼在工作上有魄力、有生气,在生活上一样是与时期同行、与时俱进的人。在她们家,田老比较节俭,马老则比较开放。离休后的这些年,除参加演出外,她坐飞机,乘软卧,逛上海,去珠海,进北京,怎样高兴怎样来,历来不把钱攒得太紧。以致于邻居与她开玩笑说:“大姐,你在北京或外地住上1段时间,回来就显得时尚多了,不论是吃的、穿的都是这样,晋剧演员马玉楼与她的艺术之家!如果在太原呆1段时间,就又变成山西老土豆了……”

活到老,学到老。视戏曲如生命的马5楼认为,改革开放后,传统晋剧虽然有些滑坡和低迷,但传统戏不能丢,由于它表现了中华5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很有价值。所以她在带徒弟、培养新秀方面非经常使用心,在榆次、清徐、内蒙等地都有她的徒弟,而且大徒弟也到达了国家文艺1级的演唱水平,晋剧演员马玉楼与她的艺术之家。今年5月,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马玉楼艺术学校”在我省汾阳挂牌成立,担负校长的马玉楼在“就职演说”中说:“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我,我1定要为繁华故乡戏曲再立新功,为办好艺校报答3晋父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