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父母六大反常行为

2017-05-12 21:45:58 来源:
分享:

让父母快乐养老,子女也肩负责任。台湾《康健》杂志最新总结了父母的六条行为“警讯”,提醒我们做子女的,要认真关注父母的行为举止。

一、走路的模样变怪。有没有发现父母最近走路速度变得很慢,或者不容易走直线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理疗科副主任医师庄平表示,步态异常是老人病症候群的一种,也是老人容易跌倒的危险因子之一。有一项简单的“起立行走测试”,可以帮你判断父母的步态是不是正常,1.先让爸妈坐在椅子上,然后在不扶着任何东西的情况下站起来。2.向前走3公尺,转个身,再走回椅子,坐下。能在20秒之内完成的人,步态大致上没有问题;若超过40秒就有问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评估。

2、最近常揉眼睛。老人有时不善于表达,常揉眼睛可能意味着他很长一段时间内眼睛不适。影响老人视力的眼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干眼症等。要注意视察父母平常的行动,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1.常抱怨眼睛酸、看字很吃力、常揉眼睛;2.之前爱看书报的,现在慢慢不看了;3.因为视野受限,所以常撞到门或桌角;4.对不准马桶而尿到外面的次数愈来愈多。

3、一个月内跌倒几次。每年至少有1/3的老人跌倒,其中比较令人担心的是“跌倒恐惧症”。他们会因此步伐变小,或在需要转弯时身体僵硬,畏惧动作太大会再次跌倒;更严重的,会不敢起身走路、不敢出门,进而影响心情。因此,如果老人经常发生跌倒,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帮助老人纠正恐惧心理。老人跌倒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引发的骨关节病。而且与老年男性相比,女性较容易患骨关节病,特别容易跌倒、骨折,乃至失能的比例也较高。因此建议更年期后的女性可适当补充钙片及维生素D,有增强肌力的作用,留心父母六大反常行为,下降因跌倒而骨折的机会。

四、变得沉默不爱说话。你也许会发现,父亲变得寡言,有时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偶尔还会暴躁、易怒,以为大家在背后说他的不是。老人突然变得沉默有可能是受心情影响,但更要警惕的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虽然不会减短平均寿命,却会大大影响生活质量。碰到有点耳背的长辈,音调要尽量低沉,不要讲太快,比较好可以面对面跟长辈讲话,并附带些手势、表情,帮助尊长理解,而不是尖声高喊。庄平建议,留心父母六大反常行为,和老人讲话,比较好能有肢体接触,能让他产生安全感。

5、变得更为瘦弱。如果发现父母最近延续消瘦,一定要引起重视,去医院检查后如果没有其他慢性病,就要催促父母多进行体育锻炼,否则他们将提早步入“虚弱”的老年状。关节有问题的老人还是要量力而为,而且运动前、后都要做暖身及伸展操,避免运动伤害。判断父母是不是“衰弱”有以下几个标准:1.体重在一年内减轻5%;2.肌握力变差;3.行动迟缓;4.体能活动度下降。

6、常忘东忘西,留心父母六大反常行为。有无发现父母在家里一只脚穿着外出鞋,一只脚穿着室内拖鞋;或是水煮开之后忘了关煤气……这些情况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你就需要提高警惕。老人常忘东西有多是正常的记忆力衰退,也有多是认知障碍症的预兆。可以给父母做个小小的测验:讲三样完全不相关的名词,例如红色、快乐、脚踏车,让爸妈记忆。过几分钟以后再问他们记得几个,如果3个中记不得2个,就证明有风险,要带父母去医院检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