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改变老人自弃心态

2017-05-09 19:03:42 来源:
分享:

“俺们可不是在糟蹋东西,这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呢!”看到记者不解的眼光,1位老大娘风趣地说。

临盘敬老院院长王富英介绍说,这是敬老院专门为老人们揽来的活儿。老人们把塑料下角料剪成碎片,用作工艺品包装箱里的填充物。

为敬老院里的老人找“工作”,是临邑县敬老院管理的1项新尝试。

据介绍,劳动改变老人自弃心态,自去年该县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以来,有愈来愈多的5保老人住进了敬老院,过上了集中供养生活。敬老院里衣食无忧,但老人们的精神状态并没有相应地好转,反而普遍地情绪低落。这是为何?

民政部门调查分析后认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全部来自农村,绝大部份辛辛苦苦劳作了多年,而如今敬老院里“吃喝玩乐”的生活,反而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从身体到精神都变得懒惰。更严重的是,这类“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丧失了社会认同感,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失落、悲观、厌世的情绪。

“不但要让老人有个好身体,更要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临盘敬老院想办法让老人们在劳动中走出心理阴影。他们肯定了给老人们派活的3个原则,“无重体力消耗、无技术要求、无危险。”同时,老人们干活时不逼迫、不催促、不干涉,最大限度地给老人自由。很快,临盘敬老院就与附近1工艺品厂达成合作协议,为其加工包装填充物,劳动改变老人自弃心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