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的“另类”毕业仪式致辞感动了无数年轻人,学生们动情高呼“我们的世界,他都懂”。
这类逾越年龄界限的交心,令很多中老年人羡慕。今年初,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老龄专业委员会的1项调查显示,94%的老人平日宁愿希望与朋友、邻居交换,而不是家人、亲属。
实际上,很多中老年人渴望与年轻子女交换,却常常适得其反。老人常常1开口就是“过去、曾、从前”老3套,新新老人儿女最欢迎,儿女们觉得没意思,皱起眉头爱理不理,乃至以工作忙、接电话种种借口,没等老人说几句就走开了。
长时间缺少亲情交换,老人“空巢”又“空心”,加上身体性能的退化,很容易招来孤独、忧郁、自卑等不良情绪,1旦遇到1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便1触即发。
事实上,老年人并不是不会交换。上月底,美国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专家卡琳·芬格曼教授领导的1项研究发现,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有好人缘。
中老年人更晓得宽容、尊重他人,更善于调理情绪、珍惜和利用时间,新新老人儿女最欢迎,这些因素都对人际交往起着积极作用。既然这样,有什么好办法让老人更受欢迎呢?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中老年人别灰心,好好掌控本身“硬件”,试试3个技能,主动和子女沟通。首先,年龄互换。
把自己当做年轻人,看看现在流行甚么、孩子们喜欢什么,从年轻人喜欢的话题去聊。当个“新新老人”,会马上拉近和儿女的距离。比如上面的“根叔”李校长,就会常常在校园BBS论坛里看看学生们在说些甚么。
他的演讲稿里充满着“打酱油”、“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流行语,还有“母校就是那个你1天骂他8遍却不准他人骂的地方”这类校园口头禅,激起新生代的共鸣。其次,有话直说。有的儿女以为送钱送东西就是孝顺父母,老人很反感,但又怕伤了儿女的心不好意思谢绝。
相关新闻
上一页:更年期老人吃黑豆有什么好处
下一页:冬季感冒 喝上一杯紫苏茶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