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露宿过年冻伤

2017-05-28 07:59:02 来源:
分享:

重庆1名84岁的老人有6个子女,被这几个子女轮番照顾。但是春节期间,由于子女间的分歧,老人本该到小女儿家供养,小女儿却不接纳。老人只好在小女儿家门口楼道上睡了4天3晚。目前,八旬老人露宿过年冻伤,老人已被冻得病倒住院。

8旬老父被6个子女拒之门外,露宿楼道过年,冻伤了身体,也“冻伤”了孝心。在物质充裕,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今天,子女们为了回避尽孝的责任,竟然如此虐待年老的父亲,亲情的冷漠,道德的沦丧,使人不寒而栗。这起寒心事件的产生,不但亵渎了春节亲人团圆的主题,也折射出现今某些人完全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孝”字,早在公元前11世纪之前,华夏先民就已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3千多年前。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之1,就是“奉养”,即供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尊长吃。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资生活上的优先性。

但是,在现今社会,物质基础的丰富与孝道文化的缺失,构成了极大的反差。人们在寻求本身物质享受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了对父母物资生活和生老病死的基本保障。特别是“80后”的年轻1代,在剧烈竞争之下,1些人过度自私,突出自我,只求向父母索取,不言感恩;只求继承父母的财产,不愿承担起供养父母的责任。8旬老父春节无家可归,6个子女为不尽孝相互推委,就是1个典型的例证,更是1个反面教材。

因而可知,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孝道文化,对融会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建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引导子女恪守孝道,肩负起“奉养”之责,让丧失了劳动力的老人活得幸福,八旬老人露宿过年冻伤,去得有尊严,八旬老人露宿过年冻伤,这是1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