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文怀沙:最可怕是不懂羞耻

2017-06-22 23:24:34 来源:
分享: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学大师文怀沙的文章《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文字浅白,言简意赅,引发热烈反响。有评论称赞此文再次体现了“百岁老人的年轻心脏”。

今年已98岁的文老,日前在接受《解放周末》独家专访时,思惟敏捷,谈吐幽默,寓意深邃。他1再强调:“为人或是为学,心中都要有真诚的土地。”

门刚1打开,就见1位留着长长银须的老先生站在玄关处,戴着1副大框褐色墨镜,露出1排齐整的白牙,笑得慈祥可爱。

“这就是文老。”为我们带路的文老秘书李之柔和艺术家禹侠赶忙介绍。

正手忙脚乱穿鞋套的我们,1时无措。

文老笑眯眯地向众人颔首问好。

记者刚1开口,文老就问:“是浙江人吧?”

耄耋老翁,耳聪目明,觉察敏锐,着实让人又惊又叹。

在客厅的沙发坐定,我们先向文老表达敬意。

听罢,文老抬手捋1捋蓝布衣裳,摘下大墨镜,不紧不漫道:“你们讲了这些溢美之辞,很容易使我自豪,你们这是制造了我的落后。”

满堂笑声。

笑声中,文老又用略带湘音的普通话补充道:“固然,这点苏醒我还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纹丝不动。’”

又是1阵大笑。

睿智,幽默,谦逊,成绩了1个意料以外、格外精彩的开场白。

最厚的书与最短的文章

●《4部文明》前前后后全部加起来是600卷,45000万字。这是我50多年的心血。

●“正、清、和”3个字连在1起,就是反对邪、浊、戾。

说起德高望重的文老,人们仿佛很难用1句话来描写他在学界的身份。

有人说,他是楚辞专家,由于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与郭沫若等人1起进行屈原诗歌的研究,并出版了著名的《屈原集》。

也有人说他是红学专家,由于他几10年来潜心研究《红楼梦》,发表了许多有份量的文章。

而中医也是他的1专,早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授。

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标新立异,广受好评,备受青睐。

这天上午,面对我们,已届98岁高龄的文怀沙,挺括的西式衬衫、领带之外,罩1件中式蓝布衣裳,洒脱地对自己的成绩加以“小结”:“我的生平也好,思想也罢,可以说是‘非陌非阡,不衫不履,有中有西’。杂乱无章得很哪!”

而这些“杂乱无章”中,使他晚年最得意的是两件事——编了1部最厚的书,写了1篇最短的文章。

最厚的书,98岁文怀沙:最可怕是不懂羞耻,有1套就摆设在文怀沙的书房里,整整两面墙都被占去,《4部文明》的烫金大字赫然印在每卷书的书脊上。

依照时间顺序,文怀沙把这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分成“前4部文明”和“后4部文明”。前4部为《商周文明卷》、《秦汉文明卷》、《魏晋南北朝文明卷》、《隋唐文明卷》,共200卷,收录古籍1560余种;后4部还在编辑中,收录宋、元、明、清的典籍,98岁文怀沙:最可怕是不懂羞耻。

“前前后后全部加起来是600卷,45000万字。这是我50多年的血汗。”

仅听文老说这些数字,就使我们如听闻1桩“传奇”。

传奇,活生生。

文老说,50多年前,1位老先辈同他谈话,启发他把清代纪晓岚编的《4库全书》做了1番研究,发现它把汉文化旧的经典作了篡改。《4库全书》的要害在于从爱新觉罗的视角来修史,凡是典籍文献里不利于爱新觉罗王朝的都加以篡改。“那它就是‘奴才文化’的代表了,这是对中国古籍进行的最大范围的曲解、篡改、阉割以致毁灭。”

有了这个结论以后,文怀沙忧患重重,萌生了扶正文化之根的想法。时至10多年前,他发了弘愿,定要编成1套《4部文明》。他说:“我编《4部文明》的目的,就是‘为中国文明聚原典,为子孙后代存信史’。”

编辑工作开始之初,由于该书不在国家出版计划之列,没有经费,文老和7位老学者带着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白手起家,开始了古籍搜集、整理工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