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保平、吴国华夫妇

2017-06-26 10:25:29 来源:
分享:

上党梆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今年冬季打算在晋城影剧院弄第2届“赵树理”杯。象长治就每一年弄1次,把所有剧团调到1起在潞州剧院,他们是政府行动,为的就是文化的推行和艺术的普及,但是他挣不了钱,他就是为广大市民服务,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保平、吴国华夫妇,很便宜的售1些票,比如说1张票5块钱,他就是1种情势上的。但是我们市的领导更加重视的是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的关注相对就薄弱,所以剧团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1方面要靠剧团本身艺术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要靠引导,这个事情也不能着急,这不是个着急的事情,不是3天两天开个会,喊个口号就行的,需要静下心来,这是1个系统的工程,为何1些南方大城市的文化非常发达,由于经济上去了,经济是基础,都说长治没有晋城有钱,但是长治养活着5个团,梆子团、落子团、歌舞团、杂技团、豫剧团,全是全额拨款。晋城就是赡养着咱1个团,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保平、吴国华夫妇,后来又成立了1个歌舞团,都是差补单位,不是全额拨款,全团93个人,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保平、吴国华夫妇,都要自己赡养自己。现在也有私人组团,但是对上党梆子来说不是坏事,可以把这个事业发扬广大,就像正规军和土8路1样。现在晋城市市里面1个团,城区1个团,郊区1个团、阳城1个团、高平两个团,陵川就快解散了、沁水剧团解散了,剧团生存不下去了,由于他们是自负盈亏,现在这个社会去哪里1天都能挣上3、210块钱,但是剧团保证不了,在乡下受上1年罪,1个月挣上5、6百块钱,养活不住自己了,不解散就没办法,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保平、吴国华夫妇。现在就是高平好1点,市剧团相对比较好,由于政府差补70%,但是市剧团有拍新剧的任务,比如说《赵树理》,这些剧目每隔2、3年就要拍1个新剧目,而且是要拿的出去的剧目,所以就要两条腿走路,1条腿吃饭,1条腿发展。拍《赵树理》1出戏,政府给了80万,自己筹了70万,还在外借了10几万,但是都拿不回来,由于有两种戏,1种戏是吃饭戏,1种戏是拿奖戏,象《赵树理》在农村没法演,他做的就是精品戏。

虽然现在剧团里也有年轻演员,但是都很难成牌,由于没有基础,是由于唱腔比较好从县剧团抽上来的。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而且戏校招生困难,由于学唱歌、舞蹈3年毕业,但是戏校要6年才能毕业,还要实习两年,就是8年,我们100个学生,8年才出了3、4个人材,出人材率特别低,而且戏曲要求也很刻薄,确切太难,光打基础、练基本功就4年,成功率太低,就业门路也窄,还不挣钱,没有人愿意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