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成功救治93岁骨折老人

2017-07-12 02:33:24 来源:
分享:

春节前后不少人摔伤住院,老人摔伤比例较大

春节前后直到近日的“回南天”,不少人因摔伤骨折住进医院,我市成功救治93岁骨折老人。相关专家分析,今年春节期间天气寒冷,随后又遇上天气湿润,因此摔伤的人比往年增多。一般春节期间人们忙着探亲访友,打扫房间,加上心理浮躁等因素,因此不慎摔伤的人就比平时多。

记者昨日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春节前后直到最近的“回南天”结束,短短一二十天,已经有近30例年轻人及老年人因摔伤住进医院。

93岁老人被成功实施骨折手术

3月3日上午,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几位专家成功为一名93岁的澳门籍老人做了“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据该院骨一科主任刘康介绍,老人春节期间在澳门家中滑倒摔伤,随后在当地医院住了6天。2月25日,老人被送到市人民医院救治。经过检查,发现老人有糖尿病和其它一些基础疾病,凝血功能不好,血小板也很低,不适宜做手术。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身体调理,专家为老人控制住血糖和肺部感染,我市成功救治93岁骨折老人,直到身体各项条件符合手术指标。3月3日上午,该院几个科室的专家一起会诊,讨论手术方案。随后在骨一科主任刘康的带领下,为老人顺利实行了手术。

“全部手术很成功,现在老人各项生命指征正常。”刘康说,为这么大年龄的老人做骨折手术还是比较少的,这类手术也有一定难度,由于老人属右股骨粉碎骨折,加上患者高龄,自身综合状态差,心肺功能差,因此手术和麻醉的风险都较高。

该患者进院时卧床,不能翻身。刘康表示,如果术后这两天的危险期过后,老人很快就可下地活动,一般10天左右就可以拆线出院。

据介绍,春节前直到这段时间的“回南天”,仅人民医院就收治了近30例因摔伤造成骨折的病人。其中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多数,最大的已105岁。此外,还有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和小孩摔伤住院。

摔伤后要学会应急处理

刘康介绍,年轻人反应快,摔倒后会用手撑地,所以大多数都伤在上肢。而中老年人反应迟缓,多数摔伤下肢。根据住院情况来看,需要做手术的占80%,还有一些患者摔伤后在门诊进行复位、打石膏等现场处理,无需住院。

产生骨折事故以后,为了使断骨不再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在运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应进行必要的固定。刘康指出,摔伤脊柱、脊椎、髋部、下肢后,自己不要动,要让懂医疗救助知识的人去抬动。如肱骨骨折后,可以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用绷带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大腿骨折后,我市成功救治93岁骨折老人,用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脊柱骨折后,严禁乱加搬动,更不要扶患者走动,也不要让伤者躺在软担架之上,这样有可能会造成脊柱神经损伤,引发毕生截瘫。”刘康提醒,救人者也不宜随便背、抱伤者,而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