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空巢老人过分依赖宠物

2017-05-06 13:02:56 来源:
分享:

之前,养个儿子叫狗子,现在养只狗儿叫儿子……相声演员姜昆曾在春晚上表演的这个相声,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道出了现在很多空巢老人无以言表的孤独。“出门1把锁、进门1盏灯;聊天靠电话,相伴随只狗。”这4句话,为目前众多的空巢老人做了个真实的“素描”。据相干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83.16万,占全市人口的12.17%,且以每一年2万人左右的趋势递增。这些老人中,有近4成是空巢老人。为了排解孤独和孤单,其中很多空巢老人选择了饲养宠物相伴,其实不同程度得了宠物依赖症。这“症”虽然不是病,但却让很多空巢老人为之操透了心、伤了身。

“这是典型的"宠物依赖症"的表现。”南宁市索菲宠物诊所所长、宠物医师冯明立即1语道破。他说,在平常生活中,类似陈爷爷、王奶奶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几年,随着第1代独生子女——80后们逐渐成家、出外求学,靠养宠物来排解孤单的“空巢户”愈来愈多。在冯明的宠物诊所里,宠物主人由于找不到宠物或是由于宠物生病、宠物老死,而伤心、生病,乃至当场号啕大哭的场景时有产生。

冯明回想说,去年,有1位60多岁的老人,屡次抱着他的“斗牛”犬来医治,这只斗牛犬当时已13岁,相当于7810岁的老人了。冯明1检查发现,这只老狗得了肿瘤,没法根治。因而,部分空巢老人过分依赖宠物,他好心建议老人放弃。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后来居然花了近万元,将狗带到广州,给狗动手术。后来,那只狗病死了,这位老人变得神情恍惚,几近晕倒。

据了解,宠物依赖症是指部分宠物主人由于内心空虚、孤单等缘由,将感情过量倾注到所饲养的宠物身上的1种“代偿行动”。有关专家指出,由于饲养宠物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或由于饲养宠物没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换,更有甚者,1旦离开了宠物就会出现抑郁、忧郁,乃至自杀的动机,这些都是宠物依赖症的表现。据相关人士估计,南宁市约有7%的宠物饲养者不同程度得了宠物依赖症,这类人群以空巢老人为主。

在谈到宠物依赖症时,现年75岁的离休干部刘老伯说,老年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想找个能倾诉、能说话的对象,但儿女们大都在忙自己的事,没法时刻待在身旁,因此,很多老人只能将交换和倾诉的愿望转移到自家宠物的身上。对像他这样的老年人来讲,部分空巢老人过分依赖宠物,他们对宠物的依赖,与其说是1种依赖症,还不如说是1种孤单。

摆脱依赖,子女、社会有责任

就部份空巢老人过分依赖宠物这类现象,中华行动医学会全国常委广西分会副会长、心理学教授王翔南分析说,中国目前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与此相干的“老年人问题”“空巢户问题”将成为1系列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关注。

王翔南说,和之前相比,现在的老年人已从“生理需求、温饱需求”升级到现在的“社交、感情、自尊、自我实现”等更高1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里,社交和感情需求是老年人最急需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这1情感需求还没有引发足够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老年人的社交场所少,目前,在大街小巷里,到处可见小孩的字画班、兴趣班、众多的培训机构等等,但由于大多商家感觉老人的钱不好赚、经营老人场所利润不大等缘由,而鲜有人开设合适老年人社交的“字画班、兴趣班”等。而政府开设的老年大学等场所,由于有1定的局限,1些老人只能在门外徘徊。

王翔南进1步分析说,社会硬件没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人们只得在别的途径寻觅需求。而狗等宠物,由于能通1定的人性,又可以随时相伴,因此便成了很多空巢老人的首选。而空巢老人由于思想比较守旧,接受新鲜事物慢等缘由,容易把所有的血汗和感情放在这些陪同他们多日的“宝贝”身上,宠物依赖症由此也特别眷顾这些空巢老人。在外地,曾有1位老人由于接受不了宠物老死,而上吊自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