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尊老敬老”,心理:别把老人叫“老”了,通常都会很明显地体现在称呼上。如“老先生”、“老人家”等冠以“老”字头的叫法,就让人由生1种尊重之感。但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把人往老字辈上“架”,以示尊重的传统正在悄悄转变。
年届510的梁先生,就曾感受了1把因称呼引发的愁闷。那年春节,同事带着孩子来拜年,1岁多的小朋友张口就亲切地叫了声“爷爷”,梁先生1听,心里犯起了嘀咕:“我有那么老吗?”因此赶快纠正孩子,心理:别把老人叫“老”了,“要叫舅舅。”孩子满口答应,可谁知,临走前还是脆生生地道了句:“爷爷,再见!”梁先生为此着实愁闷了很久。
其实,与梁先生1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心理:别把老人叫“老”了。我老爸就很故意思。由于面相比较老,常常有年轻人叫他“老人家”、“大爷”,每到这时候,他就会自动屏蔽这些称呼,不爱理睬;若是碰到人家喊他“老哥”,他就会迅速答应,心理:别把老人叫“老”了。对面楼上的张大妈,也经常纠正小孩子给她的“奶奶”称呼,1定要让他们改叫“阿姨”。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嗜睡的原因有哪几种
下一页:老人常吃“绿” 可防视力退化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