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注意心理卫生

2017-04-17 13:52:23 来源:
分享:

人们常常言论某某老人脾气变了,原来是个急性子的人,老了却变成了慢性子;有人原来是个慢性子,老了却变成了急性子,容易发脾气;有的人原来性情开朗,但到了老年,变得狭隘、孤独、自卑、委曲、爱哭;也有的人由原来豁达、开朗、助人为乐的性情,变得自私、吝啬、喜恐无常、待人冰冷、疑神疑鬼。1般来讲,人到了老年,在心理上多少会有改变。老年人心理上的变化,对自己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老年人常常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心情不舒畅,会促使早衰,造成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和癌瘤等疾病。

老年人为何会出现性情方面的变化呢?这主要是老年时期大脑细胞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首先是脑动脉硬化,脑供血量减少,根据生理视察,610岁以上的老人脑血流量比中青年下降20%,这样就使脑细胞营养不足,缺氧、能量减少,影响大脑功能。这是人老了容易忘事,用脑稍多,就容易疲劳、头痛的缘由。还有少数老年人,大脑结构上也改变,这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老年人内分泌腺的功能也有明显变化,激素代谢缓慢,特别是性腺功能衰退,都会出现某些植物神经失调的症状,象失眠、心慌、头痛、便秘等,也会影响老人的精神状态。老年人的性情不同,和遗传、体质、生活习惯、健康情况都有关系。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也10分重要。在我们国家,由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给老年人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条件,使老人处处感遭到生活温暖和精神愉快,这会大大减少和推延精神障碍的产生和发展。

老年人怎样注意心理卫生,避免和推延异常的心理变化呢?

首先,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对人对事想得开,放得下。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愉快。良好的情绪给人体器官、肌肉或内分泌腺以良性刺激,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