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候鸟”走4方
刘善达,85岁,退休前曾是天津某技工学校的校长,老朋友们依然称呼他“刘校长”。他的老伴儿翁树梅,高龄“候鸟”走四方,83岁,天津新华中学退休高级教师。他们夫妇的“候鸟式”生活让我长了见识,晓得了甚么叫不老人生。
两口子酷爱旅游,但不论到哪里旅游,全是“开步走”。比如,去年游北京野3坡百里峡,1400多级台阶,他们登上去又走下来,不坐通往缆车站的电瓶车,更不坐缆车。去天津市蓟县梨木台,人家说,老爷子、老太太,坐电瓶车吧。她说,就是爬山来的,坐车还有什么意思?因此,她随着他,1路欢歌1路行。他们到哪里玩儿都是如此。5岳之尊的泰山,翁老师已攀登了3次。3年前,2老再次攀过108盘,登上玉皇顶。
他们爱去海南岛3亚市。几近每一年都去。翁树梅说:海南3亚气候好,风景美,比美国有些城市还漂亮,我儿子家住在美国,我去那儿住了9个月,觉得没有3亚美。本来她体检时,总是心肌缺血,自从当了“候鸟”,冬季长住3亚,春季再体检,高龄“候鸟”走四方,她的心肌再不缺血。她跟医生探讨,比较1致的看法是,环境改良有益于健康。1些在3亚的“候鸟”老人跟他们有同感,特别是1些得了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高龄“候鸟”走四方,到了那里,就病情减轻或不犯病了。
老两口习惯当“候鸟”,与他们“单兵作战”的生活习惯有关系。2位老人各有自己的“小天地”,住在1所老式的居民楼内,1个楼层,1人1个单元间,亦分亦合,1起生活又互不干扰,将“距离产生美”应用得恰到好处。他们每天1起去买菜,在刘善达单元房的厨房里做饭,吃饭就在翁树梅的客厅里。
他们的“小天地”各有特点,翁树梅的单元里挂着自己写的书法和山水画,退休以后,她就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就是去海南,笔墨纸砚她也全带着。刘善达的“小天地”里歌谱多。他爱唱歌,不但每天在自己的“小天地”唱歌,还“日走3千步,边走边唱”,而且,老两口还在4处旅游的时候,1路欢歌,走到哪儿唱到哪儿。比如,登鼓浪屿,他唱《鼓浪屿之波》,乘船游祖国宝岛基隆港,他唱《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在北戴河月夜的海滩,他唱“小夜曲”……
2老的勤劳使人赞叹,儿女们心疼老爸老妈,很早就想给他们雇个保母。他们认为,我们自己能劳动,雇保母服侍,没必要。买菜做饭没必要说了,1切家务活儿,凡力所能及的,全是自己干。两个人的4季衣服全是刘善达洗,放着洗衣机不用,就爱用大搓板。他有1个针线包,缝缝补补全行,被褥早上拆了,洗干净,晾干,下午就做好,晚上可以盖上新被褥。
两个人对新鲜事物颇感兴趣,手机、电脑、摄像头1个也很多,走到哪里也忘不了给朋友发短信、上网与朋友视频聊天呢。
他们说,老年人当“候鸟”要有资本:1,是身体要健康;2,是兜儿里要有钱,最重要的是要有乐于当“候鸟”的欲望和信心,乐于走4方,喜欢新鲜和变化。
相关新闻
上一页:注意糖尿病的另类信号!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