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权拒绝“啃老”

2017-05-27 19:58:57 来源:
分享:

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本身生活不宽裕,子女还让老人带孙子出力又出钱。如今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不尽供养义务,于心何忍?从另外一角度看,老人带孙子应是出于自愿,孩子有父母抚养本就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近日,老人有权拒绝“啃老”,在法庭上却出现1起老人索要带孙费的案子。

江西省乐安县1对老夫妇抚养孙子孙女15年,没得到儿子儿媳知恩报恩,他们1怒之下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儿子儿媳支付“带孙费”及劳务报酬8万元。引发了热议。传统观念中,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恍如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目前1些老人开始挑战传统,要求子女支付工资。

祖父母帮忙带孙子孙女索要“带孙费”,由于儿子儿媳不知恩图报,就把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这不是挑战“水往下流”的传统,伤害亲情吗?再说,祖父母真忍心抛下孙子孙女不管吗?但是看完报道,我又不忍心责备这对做无偿保母的老夫妇。从报道来看,这对老夫妇是乐安县罗陂乡杏园村的农民,儿子和媳妇就前后将两个不满周岁的子女扔给老陈夫妻俩抚养,而他们俩外出打工,未付分文生活费。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钱,这笔费用对收入微薄的老人来说10分沉重。老人带孙子责任重大,付出辛苦劳动不说,还要为此贴上不菲的生活费,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老人年纪大了,儿子、儿媳依然不知恩图报,这究竟是儿子儿媳缺少孝心,还是老人缺少责任?

从法律的角度讲,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子女抚养教育是其法定义务。祖父母对孙辈没有抚养义务。老夫妇向儿子儿媳索要带孙费,无可非议。但是,在我看来,老人为“带孙费”纠结,不但是亲情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此前江苏省立法制止“啃老”,还有论者认为,法律管不了家务事,嘲笑这是浪费立法资源。但是,从孙辈生活费让老人不堪重负的现实来看,立法制止啃老,老人对“无偿保母”角色说“不”,有其必要性与公道性。

虽然说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当多居民的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农村老人主要靠“养儿防老”,更没有收入保障)。房价、教育、医疗收费居高不下,食品、服装、自来水、天然气涨价,居民用电阶梯式改革……虽然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同去年与今年上半年相比,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是物价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衣食住行医,居民样样都要花钱。引发了民众的焦虑情绪。农村老人由于索要带孙费把儿子儿媳告上法庭,就是民众生活的现实写照。

高薪族对生活费支出增长或许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对收入微薄的老人来说,柴米油盐就是天大的事情。奢侈消费他们可以不去奢望,但是基本的衣食住行不能省略吧。虽然我国退休职工养老金连年增长,但是仍然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而农村老人除少得可怜的老农保,期望子女反哺之外,没有自己的收入可言。从这个角度讲,老夫妇对儿子儿媳“琐屑较量”,未必是“自私”,不讲亲情,实则由于他们生活压力过大、力不从心。

老人自愿帮助经济拮据的子女,自愿做“无偿保母”,自愿被“啃”,倒无可厚非。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本身生活不宽裕,子女还让老人带孙子出力又出钱。如今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不尽供养义务,于心何忍,老人有权拒绝“啃老”?

因此,老人索要“带孙费”实际上是1面民生镜子,照出了民生之艰,照出寻常百姓家庭的现实生活状态。老人通过司法途径索要“带孙费”,值很多方思考。1是法庭要主持公道,不能让老人出钱出力不讨好。2是政府要想办法纾解民众生活压力,在物价(特别是民生物质价格)方面体现责任担当,下气力解决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民养老问题,为农民养老提供兜底保障。3是子女要知恩图报,孝敬父母,不能把父母当“杨白劳”,让含辛茹苦带孙15年的老人老无所依、伤心流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