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让候鸟老人走出孤独“围城”

2017-06-14 17:02:04 来源:
分享:

随着农村学子、生意人、农民工等进城安家的愈来愈多,进城照看孙子辈的农村老人已成为1个特殊的城市群体,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进城老人有点“扎堆”。这些老人就像候鸟1样随着季节的变化变换着自己的生活地点,他们为照顾异地的子女而来回奔走。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进城农村老人却因不适应城市生活而备感孤独。

含饴弄孙本是天伦之乐,但邵大妈却1直不喜欢住在城市里,她认为城里就像1个“鸟笼子”,缺少生活乐趣。邵大妈今年65岁,女儿在城区工作买房后,前些年她也来住过1段日子,但她觉得城市里的生活实在太繁琐、枯燥,没住几天就回农村老家去了。“进门要换鞋,上完厕所要冲水,煮饭要开油烟机,规矩实在太多!”说起城里的生活,邵大妈连说不适应。今年暑假,为了照看幼儿园放假在家的外孙女,邵大妈不能不再次面对城市里的孤单生活。来城市生活近1个月,让她愈来愈感到生活的不自在和孤独。

邵大妈的女儿、女婿都是上班族,早上7点多钟出门,晚上6点钟左右回家,全部白天独自1个人照顾着小外孙女,1天下来就觉得非常憋闷。“等过了暑假我就要回老家去,家里还有孙子、孙女,也需要我帮忙照顾。”邵大妈告知记者,如果就在城里帮小女儿照顾孩子、分担家务,其他的几个孩子就会有想法,为了把两碗水端平,就得城里、农村两头跑。

自从孙子辈们上学后,每一年的寒暑假,徐福翠和老伴就像候鸟1样,从农村进城帮子女照顾孩子,由于子女在不同的城市,她和老伴就“兵分两路”,各自“奔赴”不同的地方,等孩子们开学了,他们再回老家去。每一年来回两次,年年如此。当记者问起为何不长时间待在儿女身旁养老时,徐福翠觉得1是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多少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她闲不下来,但在城市里,除家务和照看小孩外无事可做,再加上能聊天的邻居也少,感觉很孤单;2是她和老伴也不能1直这么分开过。老人笑着说:“有些事情做不到两全其美,儿孙需要我们固然是义无反顾,等孩子们不需要了,再回到生活惯了的老家养老,陪陪老伴,自由、舒坦。”

许多进城老人在城里生活感到孤独,但也有很多老人的城市生活充满了乐趣。近日,记者在百姓文化茶坊看到卢凤光时她正和几位老人开心肠聊天。卢凤光是城东街道塘西人,今年64岁,也是为了照顾孩子进城来的,起初卢凤光对城市生活一样是很不习惯,常常感到孤单。但卢凤光是个开朗的人,平时常常到附近的花园走动,时间1久也就认识结交了很多朋友,并逐渐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来,现在她的生活是多姿多彩,10分充实。卢凤光说:“我常常骑自行车到博物馆广场、节庆广场去舞蹈,再有时间就来茶坊坐坐,跟这些老朋友们唠唠嗑,老年人常常走出去活动就不会感到孤单、孤独了。”

记者感言:农村的父母住进了儿女们在城市里的家,谁能让候鸟老人走出孤独“围城”,在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谁能让候鸟老人走出孤独“围城”,在心灵上,也该让进城老人找到真正属于他们的城市家园。儿女在空闲之余多陪老人聊聊天,让他们的精神得到宽慰;同时也需要城市社区积极其老年人搭建活动平台,让这些老人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另外,老人自己也应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多出去走走,与人交换,培养本身的兴趣爱好,走出孤单,充实生活,谁能让候鸟老人走出孤独“围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