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空巢”老人情感密码

2017-05-09 07:03:35 来源:
分享:

最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许多老人在过年过节时子孙满堂,其乐融融,可1旦节日过去,子孙儿女各自返回自己的爱巢,从满院欢腾到寂寥无人的转变让“空巢老人”情绪失落,心情不顺畅,闷闷不乐,“出门1把锁,进门1盏灯”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针对这类现象,单县北城办事处党委创新机制,积极其“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空巢”老人愁闷的心撑起1片晴空。单县北城办事处是这样——

文娱活动有场所

春节期间,1些空巢老人的子女陆续回家团圆,和老人、孩子们1起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让老人感遭到史无前例的温暖和满足,幸福之感弥漫在饱经风霜的面孔上,每条皱纹都绽放着笑容。可是,这类快乐转眼即逝,子女们春节过后就会重返他乡去打工,这让老人1下子又回到了孤寂的生活里,老夫老妻相对无语,默默厮守,心情低落。更让人担心的是1些单身老人,只能面对4壁,暗自垂泪。为了让老人精神上得到欢愉,北城办事处老龄办、文化站、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合展开“为空巢老人献爱心”活动,号令各村两委及时伸出温暖之手,1起来关爱老人,破解“空巢”老人情感密码,让老人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健身广场、棋牌室里陶冶情操。在北城社区,村里专门为老人设立了老年活动室,里面聚集了很多老人,他们或下棋,或打扑克,或聊天,大家聚在1起,有说有笑,精神愉悦,让空巢老人心里不再空虚和孤单,切实感遭到了春季的温暖。

自寻其乐驱孤单

很多空巢老人不会自我调理心态,感觉子女离开自己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支持自己的精神支柱,这类想法让他们精神萎靡,其实,这是毛病的思想。现实生活中,破解“空巢”老人情感密码,老人自己不但要老有所乐,还要老有所为,走出家门自己寻觅快乐,不能1扇门就关掉了所有的幸福。同龄的老人,在1起遛遛弯,聊聊天,下下棋,一样其乐融融。从心态上自立是老人快乐的根本,破解“空巢”老人情感密码,不要把所有的快乐都维系在子女身上,积极转变心态,从小家走出来,为自己找事做,在社会中实现另外一份价值,仍然是“夕阳彤霞多残酷”。北城办事处北城社区的老人范文魁,子女安家立业不在身边,他主动调解空虚的心态,写了很多诗歌,如《单县颂》、《单县快速发展有感》等,他感觉到自我价值再1次得到社会的认可,心里非常高兴,精神很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