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养生从发现自己开始,身体瘦弱,身高仅1.49米,是清华大学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就读第2学年,他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1次能跑2万米,两年后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
钱伟长自念大学起,直到成为科学家、大学校长,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年过古稀仍每天慢跑。如今他依然“规定自己每天步行3千步”,他说“不能吃身体的‘老本’,养生从发现自己开始。”正是靠体育锻炼,钱老1直保持着健康的体魄。上海大学为他90华诞举行“钱伟长杯”大学生足球比赛。他亲身撰写比赛规程,出资打造奖杯。闭幕式上,钱老兴趣勃勃地为学生发奖,还作了1个多小时关于足球和体育锻炼的发言。启人心扉。
钱老说:“记得我在孩提时期,看到40来岁的尊长,就以为他们是老人了。现在看来,对‘老’的概念、‘老’的形象都有极大的变化了。当前流行的口头禅是:‘810不希奇,710小弟弟。’实际上,许多年逾80的老年朋友们还是健康矍铄,养生从发现自己开始,坚持为人民、为社会做有益的工作”。
钱老认为,万物生长都有“老”的进程,人也总是要老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欲望为转移的。但是,怎样对待“老”的态度,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们的主观意志。这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对人生的认识。每个人都生活在1个社会、1个大群体当中。因此,每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这个大群体的生存目的是1致的,否则,个人就孤立在群体之外了。当前我们的群体应当是全部中华民族,我们的生存、命运、前程、利害等都是和我们的民族休戚相干的。但是,人们对群体的理解却各自不同的,有的人认为群体是自己的家庭。对群体的态度也就反应在对“老”的态度上,必定是因人而异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的1切。适当地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进健康;而积极用脑、勤于思考、学习知识,脑细胞也在运动中生长,增加新的生命力。许多学者、艺术家、作家、科学家都是终生工作的。偷闲消极的人,反倒容易衰老。钱老肯定地说:“长寿从何处来?靠药补、食疗、靠遗传,这些都只能是1些补助的措施。
实践证明要长寿就要说服自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波浪势必造成感情世界的大起大落,控制不好就要折寿。试看有人被卷入感情的波涛而不能自拔,最后轻生折寿,他们的悲剧就在于不能说服自己。要学会说服自己,吃了亏不生气,应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的哲理。困难时不断调理心绪,真正驾驭自己的命运,这就为长寿打好了心理基础。
要长寿就要发现自己。人易于发现他人而常常疏忽自己,养生从发现自己开始。生命中有1种巨大的潜能需要我们去发现。1个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就能够不断调剂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从而发展、壮大和巩固自己。这就可以克服困难、疾病等,终究赢得长寿。
相关新闻
上一页:惊!老年人腹泻会引发中风
下一页:春季多吃豆芽可帮你消消火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