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刘大妈近1个月来总是高兴不起来。家里1堆的烦心事让她心情越来越糟,每天心烦胸闷的,不想吃,也睡不着,疲乏无力,记忆力降落,有时乃至觉得活得没意思。她怀疑自己得了甚么大病,到医院检查,只是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吃药后却始终不见好,后经过心理医生的诊断才得知自己是得了老年抑郁症,让老人开朗起来。
所谓抑郁症,说简单1点就是情绪低落,整天高兴不起来,延续两个星期以上。医学专家认为,这类症状的构成跟当事人的个性特点有关,常常责任与焦虑成正比,责任心强、做事认真、好强的老人更容易患老年抑郁症,而76.8%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病发前有1定的精神诱因,如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疾等,特别是离退休后,社会圈子缩小,心理有落差,如不及时进行心理调理,就很容易得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虽是情绪低落,但大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是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情势的,像睡眠障碍、头痛、胃肠道不适、食欲降落、血汗管疾病或假性痴呆等。因此,很多老人们把这类躯体不适看做是衰老的表现或是来回于内科与外科之间被误诊为其他病症,而没故意识到是抑郁在作怪。李老太就是这么1个例子,1直以来她都是按更年期综合征来进行治疗的,花了好几万块钱,1点效果也没有。后来经过心理疏导和抗抑郁药治疗,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谈笑风生泼开朗。
许多老年人在半年内就有了致使抑郁的外在因素,让老人开朗起来,并出现抑郁的相干症状,却很少引发老年人与家人们的注意。当内外科能排除这些躯体症状是器质性病变或上述症状难用器质性病变解释时,就要斟酌抑郁症的可能。而且有了这类病症也不要讳疾忌医。
老年抑郁症与精神病、老年痴呆不同,它的理智是存在的,知道自己这样是没有必要的,是自寻烦恼,可是却摆脱不了,控制不了,被誉为“最痛苦的病”。因此,让老人开朗起来,老年抑郁症要早期预防、初期发现、尽早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家人要理解,而不是批评其“心眼小”“犯傻”或是以为老人是中了邪,用1些迷信的方法来解决,这反而会加深其病症。另外,如果1位有抑郁症的老人提到死,哪怕只有1次,也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失事。
不过,要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症其实不难。老年人首先要改变认知,改变原来的生活模式,要从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家庭为中心,以紧张为中心转向以闲暇为中心,要有心安理得享受的心态,让老人开朗起来,要到达“悠然见南山”的心态,要服老,把事情都看淡1点,宽以待人的同时也宽以待己,并保持广泛的爱好,培养有益健康的乐趣,精神上有所寄托。
相关新闻
上一页:秋凉将至 老人宜吃打卤面
下一页:老人多运动保养腿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