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过了几10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心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倘若有1方“先走1步”,一定会给另外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乃至会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据心理专家分析,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常常要经历3个阶段:
自责。与老伴洒泪告别以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乃至认为对方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因而精神恍忽,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1系列反常现象。
怀念。老伴去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停息以后,会进入1个深沉的回想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常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以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恢复。在亲朋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终究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没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丧偶老人 进行心理调适。因此,理智克服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消除悲痛在心灵上酿成的阴影,老伴过世后确当务之急,便是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丧偶老人 进行心理调适。首先,欲使自己尽快地从悲痛的氛围中摆脱出来,无妨通过各种方式纵情地宣泄1番,如在亲人挚友眼前号啕大哭1场,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情势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饮食应该“十少”
下一页:老人运动须循序渐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