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 需多补充营养

2017-05-02 22:01:47 来源:
分享:

老年人在平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的出现,在这类疾病产生以后,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影响,平时老年人必须要注意公道的补充营养元素,并且在平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科学地进行保健。那末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元素呢?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呢,老年人骨质疏松 需多补充营养?接下来将逐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元素?

1、钾(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多)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钾,能中和酸。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常吃含钾多的食品,骨骼更结实。每天从食品中摄取4700毫克便可。不过钾的补充剂可能对心脏不利,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2、维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质,如骨钙素、蛋白质都需要维生素K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K水平低的老年人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几率增加30%。

3、维生素B12

2008年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摄取不足的老年人,骨质更容易流失。维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该代谢物资和心脏病、髋骨骨折均有1定联系。健康人每天摄取2.4微克的维生素B12便可。

4、蛋白质

骨骼虽然看起来不够“活泼”,其实它们非常“繁忙”,1直处在不断的分解和合成进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1种关键营养素就是蛋白质。事实上,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每千克体重大约需要补充1克蛋白质,但也不能补太多。否则容易使血液呈酸性,从而消耗骨骼里的钙质,骨骼反而更受罪。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老年人骨质疏松 需多补充营养?

1、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毛病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1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1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1般在30~35岁到达1生中所取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尔后骨质就开始丢失。因此可知,要想老来骨头结实,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很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其实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2、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1样,千万不能不加辨别,1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发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托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产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当在医生的指点下进行医治,盲目补钙没甚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扬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够治愈骨质疏松,这是没有道理的。

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构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其实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太高。可致使高钙血症,并会引发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