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02月初8,是我国传统的腊8节。依照传统风俗,腊8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煮吃腊8粥。
腊8粥是用米、麦、大豆、豆腐、肉类、蔬菜等食料混合熬成。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食品不1样,各地腊8粥的成份有所不同,味道也大有辨别。但它们都具有味道鲜美的风格,深受各地人民大众欢迎。
何谓腊8,朱元璋与腊八粥?古时候,每逢农历102月举行腊祭,因而就把102月称做尾月。又由于所祭神灵有先啬神、邮表啜神、司啬神、水庸神、猫虎神、坊神和昆虫神等8位,故把尾月8日称为腊8,也叫腊日。唐代诗人杜甫有《腊日》诗云:“腊平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有讲求“岁终祭先祖”的礼俗,同时,并有“腊祭百神”之说。腊8除祭祖、祭神外,各地又有吃腊8粥的传统习惯。这1风俗的构成,1说始自东汉,即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的事情。
相传,在公元前5世纪的夏历102月初8这天,是佛祖释迦牟“成道”之日。古代寺院每到尾月初8要诵经,并效佛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粥,名“腊8粥”,以示尊佛和供佛,然后再分别施给贫民。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曾写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诗句。腊8粥,起初是空门节令不可少的祭祀食品,后来却由寺院逐步发展到朝廷、官府中,每到腊8这天,都要熬煮大量腊8粥馈送,渐渐地就流行起来,民间也争相仿效制食腊8粥。听说,清慈禧太后独爱享用由寿膳房饭局特制的蜜炒腊8粥。
又有传说,腊8粥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的。朱元璋的故乡在安徽凤阳,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图口饭吃,他只好到地主家当放牛娃。那家地主既凶恶又刻薄,只要稍有过失,他就对朱元璋又是骂又是打,还常常不给饭吃,让他受饿。有1次,朱元璋牵着老水牛过独木桥,这桥板太窄,老水牛1脚踏空,跌下桥去,摔断了腿。这怎样能怪朱元璋呢?可是,狠毒的地主将朱元璋暴打1顿,并关在1间堆放杂物的破屋子里,不给饭吃。
已关了两天两夜,朱元璋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渴得嘴唇干裂,饿得眼冒金花。难道就这样饿死吗?得想一想方法,朱元璋在房子里东寻西找,1点吃的东西都没找到,只有1口破锅。
正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1只老鼠从他前面窜过,钻进1个洞里。朱元璋心想,抓只鲜?充饥。他找来1把铲子,顺着老鼠洞往里挖掏。挖着挖着,快到洞底,老鼠已逃跑了。不料这里却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芋艿等,虽然不多,每样也都有点。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忙捧起来,装在破锅里,又想法请1起帮工的老伯弄了1些水放进去1锅煮。结果煮成了1锅乱7杂8的粥,朱元璋1口气吃下去,味道香极了,觉得历来没吃过这么有味道的东西。吃饱了的朱元璋,就地躺下睡大觉,竟做起美梦来了。
后来,朱元璋与腊八粥,朱元璋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他东征西战,打仗英勇,后来爬上了皇帝的宝座。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想吃甚么有甚么,甚么好吃的东西都吃过,连山珍海味都吃腻了。1天,他想起当放牛娃时吃用老鼠粮豆煮成的粥,香甜香甜的,很想再尝。再说,他毕竟是从小受过苦难的人,觉得自己不应当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这样才能励精图治,保住朱家江山。因而,朱元璋传下话来,要御厨用各种食粮、豆菜等烧煮1锅粥,召来君臣共尝。那天正好是尾月初8,这粥就“腊8粥”。朱元璋很重视教育子女,他让儿女们也吃这腊8粥,让他们在享受荣华富贵之时,别忘了祖辈创业的艰辛。朱元璋又作出规定,以后每一年的尾月初8这天,文武百官、皇室全家都吃1顿腊8粥。长此以往,这类风气也传到了民间,构成了风俗。
按世俗习惯,腊8粥是要用米、豆、糖、杂果等8种原料凑数齐全,然后合水熬制成粥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料更加讲求,制作更加精良,如有的讲求用米、豆、果杂、糖等生料、熟料各8种之多,即符合腊8“8宝”之数。总之,腊8粥的制作,因各地生产谷物、果菜的不同,配料也各有所异。味道有甜有咸,1般是南甜北咸。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降压吃豌豆黄
下一页:专家老年养生益寿十五法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