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山(188711946)山西中路梆子演员,工小旦,艺名毛毛旦,山西省汾阳县冀村人。幼年投身戏班习艺,拜平遥9成旦为师,苦练小旦演唱技艺,出科后赴张家口、绥化(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搭班演出,声震“口外”,遭到晋商和蒙汉各族人民的爱好,晋剧名家——王云山。民国4年(1915),载誉返回晋中,前后在双福庆、自诚园、万福园等名班演出,所到的地方,无不遭到观众的赞誉。
王云山生得身材适中,眉目清秀,扮上戏装妩媚动人。他更有1副响亮甜蜜的好嗓音,演唱时真假嗓结合,晋剧名家——王云山,行腔婉转俏丽,曲调优美多变,特别是所唱“2音”与“吆喝喝嗨”别具1格,观众百听不厌。
其表演以功底扎实、做功细腻、善于通过面部表情及身段、台步等刻画人物性情和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拿手戏有《6月雪》、《检柴》、《凤仪亭》、9件衣》、《梅降亵》、《百花亭》《坐窑〉等。其中《6月雪》、《检柴》、《百花亭》在210世纪310年代被上海百代公司录制为唱片。
王云山的演唱艺术曾倾倒了1代中路梆子观众,特别是他和天贵旦合作演出的《6月雪》,影响深远,至今在晋中流传着:“看了毛毛旦,3天不吃饭”;“宁可跑得吐了血,不能误了毛毛旦的《6月雪》”等谚语口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弟子李铁梅(小毛毛旦)寄居太原郊区西寒村,靠徒弟编席为生。后应张家口同德戏园约请,再次背乡高并,赴张演出。再奈日伪横行,戏园营业冷落,晋剧名家——王云山,再加上人老珠黄,其扮像、表演已失去了昔日的丰采,上座率巨减。
1代名伶王云山最后落得贫病交加,惨死在张家口南营坊同德戏园“下处”(演员宿舍)的悲惨下场。但令死者之灵安慰的是,广大观众并没有忘记他,张家口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他召开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以吊唁他对戏曲事业的出色贡献。
相关新闻
上一页:走路慢警惕帕金森
下一页:老人多摄入维生素D可延缓大脑衰老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