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养生揭秘大行动

2017-06-29 08:26:58 来源:
分享:

孔子是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崇为“孔圣人”。孔子1生大部份时间不得志,历经战乱,颠沛流离。但是在医学不发达、人均寿命31岁的年龄战国时期,他仍活了73岁。逆境中得享古稀之龄,这让我们不能不叹服他的养生保养之道。

孔子不单单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养生方面亦可称为师表,他在养生保养方面的讲求还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所提倡的。

孔子对摄养的精辟论述主要反应在《论语》1书中。《论语》共20篇,系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所编撰或辑录。这是研究孔子思想言行最为重要的原始资料。《论语》中所辑录孔子养生名言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8不”

《论语·乡党》强调,食品必须清洁卫生,避免病从口入,提出了“8不”:凡肉鱼之类腐败或变质变味,不吃;食品色采变得丑陋或气味难闻,不吃;食品失于烹饪或切割得很不周正,不吃;没有到达规定的就餐时间,不吃;从市面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可直接食用;凡祭祀过的肉,其保存期若超过3天,不吃;每次吃饭,肉食再多也不可超过5谷与蔬菜;饮酒虽没有限量,但严禁饮酒到沉醉的程度。孔子很喜欢吃姜,每餐都“不撤姜食”,孔子养生揭秘大行动,而生姜是极好的保健食品,故民间有“饭不香,吃生姜”之说,又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3戒”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提出:“君子有3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指出了人们应按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1样,养生方法也应有所辨别:青少年时,由于机体发育尚不成熟,注意不要早婚,不要性生活太频;壮年时,身体强健到达顶点,气力充分,脾气也大,要力戒与人争斗,以避免伤人伤己;到了老年,体质已衰弱,就要把名利看得淡1些,不要再苦心寻求什么了。对比孔子“3戒”,在此应提示老年人特别是行将退休的老年人,1定要保持晚节,更应避免退休之前产生大捞1把的所谓“59岁现象”,否则到老因贪污而身陷囹圉,还有什么养生保健可言呢?

交友应分损与益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养生揭秘大行动,孔子指出:交为人坦率、讲求诚信、博闻多识的人为朋友很有好处;交为人善于逢迎谄媚、当面柔顺讨好、以甜言蜜语取悦于人的人为朋友则有害处。交友不可不慎重,交了德高学博的好朋友,即可得到帮助和提高,也很利于养生保健;交了品质拙劣的坏朋友,就有可能随着走旁门左道,乃至有可能走上犯法道路,还会严重损伤身心健康,其危害是不浅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记载,有人曾向子路(孔子的学生)打听老年孔子的情况,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何不回答呢?你可以这样回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说,孔子常常奋发用功读书而忘记了吃饭,整天生活得很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心态10分年轻,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开始进入到老年时期。孔子还说过:“吃的是粗粮蔬菜饭,喝的是清水,头枕在曲折的胳膊上安卧,许多的快乐也就存在于这平常的生活当中。那些不讲求道德标准所取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流水1般。”

孔子生活在平均寿命很低的年龄时期,却能寿逾古稀之年,这在当时来说殊非易事。孔子之所以获得长寿,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1条,就是不慕荣利及长时间保持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