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1种常见疾病,以老年人其中尤以女性占多数。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1旦出现骨质疏松症,在重视锻炼,加强营养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还应进行必要的药物医治,以减少骨质的流失,避免症状的恶化。经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钙剂:增加钙的摄取量,可以使负钙平衡转为正钙平衡,有益于骨重建,且正钙平衡骨量增加,可减少骨折的产生。老年人逐日膳食中钙供给量最少应到达800毫克,但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1般比较差,饮食摄取量大多不足,因此比较好额外补充钙质,且年龄越大,补充的钙质应越多,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逐日补充钙应在1500⑵500毫克。对女性而言,补钙显得尤其重要,从生长发育停止到35岁这个阶段,1般每天应摄取钙800⑴000毫克,绝经期前后的女性逐日钙摄取量不能低于1000毫克,如果不服用雌激素,逐日钙摄取量应增加到1500毫克,要保证足够的钙量,单靠饮食摄取明显是不行的,还得额外补充。但肾结石病人或尿钙高、有产生肾结石危险的病人补钙应慎重。
维生素D及活性产物: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2者联合平衡使用,可下降血清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骨钙回吸入血的量明显减少,增高骨钙。骨质疏松症者常对维生素D有抗药性,因此用量应加大到逐日4000国际单位。目前较经常使用的是洛盖多,逐日给予0.5mg最为有效,也最安全。
性激素:人体内的性激素能增进骨骼中蛋白质的合成,刺激骨细胞的生长,保护骨骼的强健与坚固。可适当补充1些性激素,有益于防治骨质疏松。男性可补充长效睾丸酮制剂,可增强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使骨矿物资密度增高。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子应补充1些雌激素,由于雌激素可下降骨组织对副甲状腺的敏感性,刺激甩骨细胞产生骨基质,抑制骨吸收,纠正负钙平衡,同时还可以使尿钙及尿羟脯氨酸减少,到达避免骨钙回吸入血的效果。但使用性激素应在医生指点下进行,药剂的用量、疗程的长短及停药都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并且还要密切注意用后的反应,特别是有没有肝脏侵害及子宫内膜增殖和功能性出血的情况。老年动脉硬化者用药应谨慎。
降钙素:降钙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目、下降骨转换的作用。另外,降钙素还有止痛作用。但它应与钙制剂联合使用,以克服降钙素过度下降血钙而加重骨回收。使用进程中偶尔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其有效时间较短,1般在12⑴6个月,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抗药性。
相关新闻
上一页:突然消瘦!警惕六种病
下一页:脑中风“爱”在节日发作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