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总怀疑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吃了大亏,让他人占尽了便宜,这些老人有可能得了疑心病。这类患者的基本特点是,对个人利益具有坚决保护的意识,有些人还比较好斗,或认为自己格外重要。
从心理学上讲,此类人在人际关系中,常常表现得闷闷不乐,他人看来是琐碎、无辜的行动,他们却常常从中发现对方“不怀好意”。其实,他们对他人的猜疑,就是将本身的某些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了。
对这样的老年患者,在他们嚷嚷怀疑他人占了便宜时,家人比较好不要急于跟他们解释,也不要“硬碰硬”地否定他们。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尽早将他们送到精神科检查,并根据病情接受对症医治,老年人慎防得疑心病。
老怀疑自己身患绝症1有点儿头疼脑热,就吓得反复去医院检查,总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重病,这是疑病的典型表现。可以说,在人的1生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疑病的体验。但专家指出,这都属于疑病观念,老年人慎防得疑心病,疑病观念与疑病症不同。
疑病观念常见于老年人。进入老年期,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明显衰退,这其中也包括大脑某些功能的衰退,这是疑病观念出现的生物学基础。而从心理社会因夙来看,老人意想到自己已走入了生命的深秋,离死亡越来越近,因而就容易对死亡感到恐惧、焦虑。这都会导致老人格外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有的人乃至1感到某部位有异常,就惧怕产生了癌变,因而容易造成思虑太重,疑病重重。
如果怀有疑病观念的人在多种躯体检查和医生诊断后,老年人慎防得疑心病,仍不能打消毛病想法,依然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抑郁当中,并因此影响了其参与社会活动,便可能得了疑病症。疑病症是以患者1心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某些器官得了想象中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为特点的神经官能症。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多服维生素可治白内障
下一页:老人降压不宜短效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