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时节,也预示着冬季马上就要来临,这个时节老人需要注意,由于体质不如年轻人,所以季节的变化容易让1些疾病出现,特别是秋冬时节是1些常见病的多发时期,老人更加应当谨慎,所以做好保健工作最重要。
1、防感冒
老人感冒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多病发,感冒虽然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如果医治不及时,就容易引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比较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避免感冒产生。
2、防胃病
专家表示,在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产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下落,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宿病复发,乃至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老人秋冬养生要注意预防五种疾病。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品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进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病发机会。
3、防中风
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发血压升高,促进血栓构成,导致中风产生。中风病发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病发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老人秋冬养生要注意预防五种疾病,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痹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4、防心梗
寒冬也是心肌梗塞的病发高峰,这是由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构成血栓,从而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重者产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御寒保暖,室温比较好控制在15℃~18℃,以御寒邪侵袭,引发新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点下利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5、防瘙痒
专家称,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性能消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常常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睡。因此,老年人秋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品,也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医治,如黑芝麻、6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相关新闻
上一页:长寿的人有啥特征?
下一页:老年人久坐过后要做扩胸运动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