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风

2017-05-23 13:05:01 来源:
分享:

中风患者如何防摔跤?

临床常有这样1些患者:老人家在摔了1跤后,着地的那1侧,常常会很疼,病情严重的话会到医院拍片治疗,这类情况常常会被医生诊断为“骨折”,而且大部份患者的医治到此为止,但是,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风,打了石膏,或做了手术后,突然发现病人的1侧不能动了。怎样回事?赶快去做个头颅的CT或核磁共振,1看,发现中风了。这是临床上很容易产生误诊的地方,需要引发大家重视。

中风是因,摔倒、骨折是果

由于中风致使1侧肢体无力,才会摔倒,此时,不论是家属,还是医生,都应当认真问病史和体魄检查。看看有没有同时合并面瘫,讲话有没有不流利,跌倒侧的上肢有没有轻瘫实验阳性。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病史,做个头颅的核磁共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尽早诊断中风对治疗非常重要。

中风后继发骨折主要有两个缘由:1个容易摔交。中风患者常常存有1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右脚、右手没有力气乃至不能动弹,在起坐行走进程中,由于动作不调和、身体重心偏移,病侧肢体发软,磕磕碰碰,进而摔倒。其2是骨头变松变脆。中风多产生于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就存在骨质疏松。中风后,常需卧床相当长时间,进而可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可想而知,松脆的骨骼遇上频发的磕碰摔倒,骨折就在所难免了。

臀部、手掌最易受伤

患者的跌倒姿式,最多见的为屁股着地和用手撑地两种,这将引发不同部位的骨折。手掌撑地者常产生腕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最多见)、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屁股着地者,最容易引发胸腰椎交界处椎体的紧缩性骨折、骶尾椎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该类骨折需较长时间卧床,除给患者带来痛苦之外,还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构成等并发症,有的会危及生命。

另外,中风后患者容易在洗手间、楼梯、起居室等场所跌倒,家属在患者去这个几个区域时应加强注意。特别是卫生间,患者如厕前后蹲下站起进程中,常由于脚发软而摔倒,洗手间湿滑,普通人都容易摔倒,别说是中风后的患者。还有患者上下楼梯,左右腿交换进程中,坏侧腿常突然发软,使患者站立不住而摔倒。

健康加油站

中风患者防摔跤非常重要,要从生活中的杂事做起:

1.注意躯干及4肢的肌力训练在中风康复期就要进行大腿肌肉气力和踝、膝、髋关节的功能锻炼,包括关节活动范围与肌肉气力的恢复锻炼,可在床上进行。同时要进行腰部、背部和腹部的肌肉气力锻炼,这对往后站立行走,保持机体平衡相当重要。

2,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风.按部就班地进行坐、站、行的训练先是坐于床上,逐步过渡到坐于床沿,然后站起来,练习平衡与蹲下,最后迈步行走。需要提示的是,开始阶段,患者的气力还不足以支持身体重量,需要有人陪伴保护,以防不测。

3.配备合适的拐杖要知道,拐杖连同两脚所构成的3点支持比仅靠两脚支持要稳妥很多。患者不要嫌麻烦,或自以为影响形象而过早舍弃拐杖。

4.注意穿着穿着当能够独立行走时,患者需配备1根合适自己的拐杖,随身携带。衣服简洁利索,可以减少牵扯。鞋子要合脚,比较好没必要系鞋带,由于鞋带松了常被踩到,致使摔倒。即便及时发现了,要老人弯腰绑缚也很危险。

5.去除活动范围内的障碍保持道路通畅,避免逾越障碍物和没必要要的碰撞。同时要有充足的照明,夜间能清楚地看见道路。上下楼梯时,应靠近扶手1边,1手把着扶手,1手撑着拐杖。上楼梯时,健腿先上,然后患腿再上,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风。1次上1级台阶比双腿交替上楼更安全。下楼时,应先下患腿,再下健腿。

6.洗手间避免滑倒首先,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风,洗手间装备应尽可能简洁,不放杂物,保持行走通畅,不会磕磕碰碰。其次,要在浴缸周围、马桶附近安装适当高度的把手,便于老人站起坐下时能扶1把。再有要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避免打滑。浴缸内比较好铺上防滑的橡胶垫。

7.尽量不去人多拥堵的地方,避免没必要要的碰撞常晒太阳,多食营养丰富及含钙较多的食品,适当补充钙剂及抗骨质疏松药物,以改良骨质疏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