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聊天要付给陪聊者10元左右,刘伯几个月来已花了近千元“陪聊费”;有的陪聊者实际上是听众,听老人回想往事;找人聊天者不但是阿伯,有的阿婆也想找人谈心解闷。
最近,有报导西安市有的老年人为了排解孤单,竟然每天泡公园找年轻女性“陪聊”,只为图个“快乐和关怀”。近日,记者专程到广州市内的人民公园、海珠广场、晓港公园等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广州老人找中青年女性陪聊天的现象,虽然不至于“明目张胆”,却是遮遮掩掩,有点含羞答答。
遮遮掩掩的陪聊现象
1天下午在人民公园发现这里聚集的老人很多,有唱歌的、舞蹈的、下象棋、打扑克的、打羽毛球的、逗狗的,其中混集了1些中年女性拎着小包,不停地穿梭在人群当中。每当有老人单独坐的时候,这些在附近游荡的中年女性马上趋前与其搭赸,有的聊得10分“投入”,还不时发出笑声,更有的陪聊女性还挺“热情”地帮老人搓背、揉腿,其亲热程度有碍观瞻。
1位常常到这里聊天的刘老伯,他说,他已70多岁了,在广州某运输公司退休,居住在芳村区,虽然衣食无忧,可是1个人很孤单。两年前老伴去世了,儿子忙工作常常跑深圳、珠海等地,女儿也出嫁到香港。他每天除吃饭和睡觉外,剩下的时间就是独自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打盹儿。长时间独守空巢的孤寂,使他变得焦虑不安。今年初,刘伯在人民公园里转游时,发现好多老人在聊天,有些老人聊完天后,还给陪聊的人1些钱。当时,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花钱找个中年女性聊天实在面子过不去。但是,后来经不住整天对着空墙发愣的孤单,他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1个40多岁的女士聊天,主要聊1些关于家庭、子女和老人如何安度晚年的话题,后来还聊1些关于历史的问题等,聊天后,感觉心情好多了。刘伯说,每次聊天后要付给陪聊者10元钱,几个月来已花了近千元的聊天费,但是买到了好多快乐,也不觉得孤单了。
陪聊者不下雨也拿着雨伞
在晓港公园也发现有陪聊现象。晓港公园里有林荫大道、湖水和假山,广州老人寂寞花钱找陪聊,宁静的环境既吸引了老人们到这里活动,也引来很多从事陪聊的中年女性。记者发现这里有1个“奇特”现象,即使阳光明媚的天气,很多从事陪聊的中年女性都带着雨伞。原来,有些老人与陪聊女性的行动如情侣1样密切,他们陪聊时,雨伞总是在前边遮挡着的。
“和我聊天的老人,倾诉型的占了1半多,那些老人有满肚子的话语,却缺少1个听众,这时候,与其说我是陪聊天,不如说是听众,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讲自己的童年、自己年轻时的最自豪的事情,和子女的趣事等,我则很认真地听他们讲,而那些动手动脚的老人只是少数的。”1位不愿流露姓名的陪聊女子说。
在晓港公园里转了1圈,看到1些老年人笑嘻嘻地和旁边的中年女性在聊天。在湖边1位戴着眼镜的老伯向陪聊的中年女性交了钱就离开了,广州老人寂寞花钱找陪聊。刚刚给“陪聊”人付过10元钱的满头白发的陈伯对记者表示:“这个人不行,聊了两句就知道没知识,而且也不是正经陪人聊天的,我不想浪费时间和心情。”据其称,他1周来这里23次,找人聊天,但1定要有知识,能谈得来,否则只聊几分钟就打发对方走了。这样的方式就像做生意1样,谁也不欠谁的,大家两清。
希望能生病让儿子来陪聊
“真的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家住番禺丽江花园年近7旬的钟老太表示:找人聊天不但是男性老人,好多女性老人也很孤独的。
钟老太两年前失去老伴,孝顺的儿子和媳妇为了让母亲晚年享清福,特地从湖南老家把她接到番禺来,没想到这享福却成了享受孤独。钟老太原来在农村养成的习惯,1下子很不适应城市的生活。特别是在老家的时候,钟老太最喜欢和邻居们1边端着碗吃饭,1边聊天,日子过得很开心。可自历来到番禺后,她住在3室1厅的房子里足不出户,邻居之间也是“老死不相来往”,儿子、儿媳忙工作,孙子上学住校……本来爱说爱笑的钟老太1下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这么大的房子里整天都是我1个人,在家里找不到人说话,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我也想出去玩玩,可人生地不熟,万1有个闪失还让儿子担心。”
“其实,有时候也希望自己能每天生病,由于这样的话,孩子们才会请假陪在我身边,和我说说话。”钟老太抹着眼泪说。
相关新闻
上一页:三成关节病患者是广场舞大妈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