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时许,跳蹬河派出所门前小道,1位清瘦的大爷伫立在寒风中。他身着黑色单衣,胸膛露出红色的汗衫。毛线帽的边沿,几缕花白的头发散落在布满皱纹的额头前。
大爷左手拄着1只拐杖,拄拐杖大爷帮妻扫街两年,右手抓着1根扫帚,身子微微下弯,熟练地打扫着地面的灰土和纸屑,脖子上的青筋随着右手的摆动而抽动。扫完1处,大爷便拖着唯1的1条腿,盘跚前移几步。地面其实不平整,老人的拐杖拄在地上“哒哒”作响,拄拐杖大爷帮妻扫街两年,引得过往路人侧目……在大爷身边不远处,清算终了的垃圾已被堆成了圆锥形。
他在这里扫大街已有两年,住在周围的人每天都能见到他,却没人能叫出他的名字。大家只知道,他不是清洁工人。
大爷名为王文仲,1942年生人。上世纪90年代初,王大爷1家到成都做工,1994年,成温立交桥的1起车祸,让王大爷失去左腿,随后,他和老伴谭素碧回到了大英县老家。
4年前,王大爷和老伴再次来到成都。2007年,老伴找到1份清洁工工作。儿子也外出到广东打工,腿脚不便的王大爷在家带诞生不久的孙子,1家3口靠老伴每个月700多元工资过日子。
孙子渐渐长大,王大爷闲不住了。2007年秋,他开始每天早上驾着手摇3轮车,拖着扫帚从租住房来到老伴负责清洁的街道,想帮老伴“搭把手”。对王大爷的好意,老伴谢绝了,理由是“让公司知道了会被处理”。
王大爷并没有放弃,他不顾老伴的反对,照旧每天清晨起床,来着孙子来到建设南路附近街道,开始帮着打扫大街小巷。他扫地时,孙子就在3轮车上顽耍,拄拐杖大爷帮妻扫街两年。
“两年了,刮风下雨都来,每天6点过开始扫地。挺不容易的……”不管是附近街坊还是清洁工,对王大爷的举动,大家在敬佩的同时也有不解。“腿没了,买菜做饭什么都不方便,扫扫地当锻炼吧!也为老伴他们减轻点负担!日子总会愈来愈好的!”两年来的坚持,王大爷1句话带过,对未来,他乐观而豁达。
王大爷租住在建设南路附近1棚屋,每个月租金120元。虽然日子清贫,但对生活,王大爷却无欲无求。“身体好就是最高兴的事,拄拐杖大爷帮妻扫街两年,只希望1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
上午9点半,王大爷扫完了两条街,他像昔日1样把拐杖和扫帚别在车尾,将搭在车上的外套穿上,渐渐驾着自己的手摇3轮车,向家的方向驶去。
相关新闻
上一页:失眠的原因与分类分析
下一页:老人泡脚要注意什么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