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1代人,如今已年届古稀,回眸历史,那红色的记忆仍珍贵而难忘。我生长在冀中解放区,伴着解放战争的炮火,高唱着红色的歌曲长大,投入新中国的怀抱后,加入了革命的新文艺队伍——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此时此刻回顾历史有太多难忘的故事。
在我收藏了几10年的老照片中,有百余张赴朝演出的照片,其中,老艺术家谭富英先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劳演出的《打渔杀家》照片,令我倍感珍贵,谭富英感动赴朝慰问团,思绪万千。那1幕幕难忘的往事,又涌上心头。不久前,在北京举行记念谭富英老先生百年诞辰活动时,我曾想把这珍贵的历史照片寄给谭家后人,但1时未能找到,近日几经查找,终究找到这难忘的瞬间,让我浮想联翩,展转难眠。
那是1953年夏,抗美援朝战争已打了3年,此时,我国政府组建了由贺龙元帅任总团长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我们天津歌舞团和北京京剧团同编为第6分团,到朝鲜东部战线慰问前方将士。9月在天津集训,10月开赴沈阳待命过江。在这里,进行了防空和防细菌战训练。不久,我军在上甘岭取得成功,迫使美军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10月底就在我们决定分批跨过鸭绿江赴朝的时刻,1件使人意外的事产生了,谭门第2代传人——谭富英的父亲谭小培老先辈不幸病故,享年710岁。此时,谭富英的悲痛心情可想而知。家事、国事交织在1起,全团上下都在关注谭老先生的去留问题,同台合作的老艺术家裘盛戎、言慧珠等名家更是心急如焚。
近日,谭富英感动赴朝慰问团,同著名谭派艺术家谭孝曾先生通话中,他深情地向我谈起了这段使人感动的往事。孝曾说:“在接到赴朝演出任务动身前,我的曾祖父谭小培已染病在床,我的爷爷谭富英又是个很重传统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这1走就怕成永别。哪知1953年旧历9月,曾祖父突然过世,我爷爷谭富英赶回家后,谭富英感动赴朝慰问团,悲痛万分,可他匆匆办理了后事,随即赶回了团里”。
短短几天,就在赴朝过江的前夕,谭富英老先生如期返回了沈阳,遇上了行将动身的队伍,老先辈这类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度政治责任,坚决过江赴前线,慰问“最可爱的人”的情怀,全团上下无不为名艺术家谭富英先生的高风亮节动容。
谭富英是大家熟知的4大著名京剧老生之1,是谭派艺术的代表人物,直到今天,许多的谭派剧目仍为广大大众所爱好和传唱。2百年来,谭门7**英代代传承,发展和创新着谭派艺术,这在世界戏剧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1953年11月上旬,慰问团在志愿军20兵团司令部首场演出《打渔杀家》,谭老先生1亮相“父女打渔在河下,家贫哪怕人笑话”马上引发台下5千多名官兵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这极具历史意义的1刻,有幸被我用135相机拍了下来,近日,我把这几张珍贵的老照片加工放大,寄给了谭门后人、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先生,我们都很激动。
感人的故事,高尚的艺德,老1代艺术家的点滴往事,后人是不应忘记的,这珍贵的老照片,将永久寄托着我的思念。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