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多前,这个小山村为全村53位8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供养档案宏扬孝道,1时成为当地的热门话题。“固然,供养档案制度的建立仅仅是治标,如何让尊老敬老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的行动准则,才是根本。
“被供养人姓名:吕松卿;性别:女;年龄:80岁;共有子女数:2人;健康状态:高血压;供养记录:每一年给予食粮和经济供应;村委会心见:供养情况属实……”在磐安县玉山镇林宅村村委办公楼的档案室里,记者看到53份“供养父母(老人)登记表”被统1收录在1本厚厚的档案册中,内容10分详实。
1年多前,这个小山村为全村53位8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供养档案宏扬孝道,1时成为当地的热门话题。这项制度到底管不管用?记者日前特地前往该村1探究竟。
“子女孝不孝,现在翻翻档案就知道了。”林宅村党支部书记胡湘伟告知记者,担负村干部这么多年,农村老人的供养困难让他1直深有感触。林宅村下辖7个自然村,金华磐安林宅村建老人赡养档案 子女孝不孝,一看就知道,登记人口1600多人,金华磐安林宅村建老人赡养档案 子女孝不孝,一看就知道,有8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剩下1大批老人独留家中,老人供养方面1直存在没人管、管不好等问题。
“即便老人与子女1起生活,由于观念和家庭矛盾的影响,也会出现1些状态。”胡湘伟叹息道,之前村里每一年都会接到很多有关供养的投诉,每次的处理进程都让他非常难过。
2010年8月,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林宅村建起浙江省第1个村级民情档案馆。这件事情给胡湘伟1个启发,能不能把农村老人供养问题也纳入档案管理?
去年以来,林宅村把全村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登记造册,同时为47位80岁以上、6位9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特别档案。供养人与被供养人要填写1张登记表,同时村里制定《林宅村关于全部村民尊老爱老的规定》,规定到达供养条件的老年人必须得到子女的妥善安置和供养。为便于了解履行情况,村里还每个季度组织1次探访,平时接受村民举报。1旦产生违背供养协议的行动,都会被记入供养档案。村委会要组织调解,村老年协会也会实行舆论干预,谴责不良行动。
“谁也不想由于不孝顺父母而被拉入‘黑名单’,丢不起这个脸面。”林宅村马山塘自然村老年协会会长胡竹康告知记者,供养档案的建立,也让那些把老人照顾得很好的村民成为榜样,其他村民尊老敬老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今年96岁的李阿婆,有3个儿子。长子由于1直在外工作,事务繁多,常常不能回家探视,其他家人对此稍有微词。这1情况反应到村里后,村里马上调出供养档案查看,并让村老年协会的工作人员上门核实,与对方联系……意想到自己的忽视后,李阿婆的长子表示马上改过。
“供养档案制度实行以来,村委会再也没有接到1起子女不孝的投诉。”胡湘伟告知记者,村民胡鸣跃原是青岛某企业技工,为方便照顾母亲林根娟,他放弃月薪6000多元的工作,回到老家附近的尖山镇上班。
“固然,供养档案制度的建立仅仅是治标,如何让尊老敬老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的行动准则,才是根本。”在采访中,有村民这样说。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练习气功的选择种种
下一页:心理专家:老夫老妻的相伴秘诀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