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正确面对退休后烦恼
1、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怀旧、迷恋 由于突然离开工作岗位,离开了熟习的环境和相处的同志,从而产生了1种难以言状的怀旧、迷恋感。
失落、惆怅 有些老同志在职时具有1定的身份和地位,1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上退下来,说话没有过去灵了,办事没有过去顺了,失落与惆怅感油但是生。在他们卸下沉重的工作担子时,同之前的忙繁忙碌相比,还会产生无所事事的感觉。加上,与外界交往减少,“门前冷落车马稀”,更使其“平日里又添1层愁”。
多疑、敏感 有些老同志,自尊心极强,老人如何正确面对退休后烦恼。可同时又很敏感和多疑。他人稍有不同意见或遇有生活中的1点点不愉快,就认为他人对自己不尊重或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已降落等,因此变得心神不宁,疑虑重重。
焦虑、不安 随着年龄增高,体质减弱,时时感到力不从心,觉得“衰老了”、“不中用了”,发出行将就木的感叹,乃至产生万念俱灰、精神空虚及死亡邻近的焦虑和恐惧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认为自己身体还好,精力旺盛,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自己衰老,并太高要求自己,老人如何正确面对退休后烦恼,产生争强好胜、急躁不安的情绪。
2、要健康幸福安度晚年,须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做到以下几点:
消除消极心理 要消除“树老根枯”、“穷途末路”的消极心理。要认识到退休只是人生另外一阶段的开始,是1种具有成熟美好新生活的开端。“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在每一个退休者眼前,还有很长的生生路程,要自觉地安排好自己的夕阳生活。
建立积极生活方式 应坚持早睡早起,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合适自己的各种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丰富个人生活。李岚清副总理退休后,写出了“教育访谈录”、“音乐笔谈”,71岁时还学习篆刻,并举行讲座谈人生,堪为全国人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楷模。
3、克服不良情绪,注意心理平衡。
忌沉缅于往昔 在闲暇时,偶尔追溯往事,怀故忆旧,1般无碍健康。如果沉缅于往昔、叹息感伤,必将增加孤单、孤独和抑郁情绪。久之,可以使心身疾病病发率成倍增长。
忌孤僻 老年人交往圈子相对缩小,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研究发现那些与外界隔绝、自我封闭,既无配偶、又缺少朋友的老同志,其心脏病病发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结识新朋友,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信息。特别应多交年轻朋友,感受青年的活力,使自己充满活力及创新精神。
忌低沉 那种认为年龄大了就应当保养天年、坐享清福的想法其实不全对。图清闲,常常带来疲倦和低沉。疲倦则不思进取,大脑少用或不用就会萎缩,加速老化。专家指出,不计其数的人过早地死于机体的衰落和神经活动的破坏,其缘由只是他们过早地认为自己老了,该松弛了,以致于懒于活动,加速了衰老进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些离退休后又到大众中弄调研的老干部,那些不怕日晒雨淋的义务交通员,那些穿梭于巷尾街头的义务宣扬员,他们酷爱生活,退而不休,虽然少享了1点清福,却少了几分烦闷与老态,多了快乐和健康。
忌多疑 有些老同志常对某种没有根据的事实偏信不疑,乃至会偏执到丧失理智的地步。“多疑则病”,它可以使神经内分泌紊乱,会引发多种疾病。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