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远离“恐老症”

2017-06-27 23:24:44 来源:
分享:

有的人1见脸上有了皱纹便生“老将至矣”的感叹;有的人1见头上有了白发,便吃惊不小,教你远离“恐老症”,顿生伤感,教你远离“恐老症”。如果实际年龄只有3410岁的人出现如此现象,极可能是得了“恐老症”。

“恐老症”,是心理老化的表现,有的人刚步入中年,就陡然觉得“老了”,年轻时的兴趣和爱好逐步淡漠了,社交活动减少,不想参加集体活动;有的人不想做艰苦的拼搏和探索,没有了进取精神;有的人则把业余时间全消耗在搓麻将、打扑克或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还有的人过早地把1切“希望”都寄托在下1代,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这些人的1个共同心态就是觉得人老了,这辈子没期望了,把自己列入老年人队伍里,使本应光辉壮丽的中年变得昏暗无光,精神世界变得空虚与恐惧,加速了生理上的衰老,这是“恐老症”带来的不良后果。

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年龄大小,不能仅仅以过了多少个生日来计算,生物时间与钟表时间是不1样的。岁月蹉跎,生物时间过得越慢,1个人年龄越大,老得就越慢。1般来讲,人在45~50岁之间的变化,远不如15~20岁或25~30岁变化大。50岁的人视力、听力可能开始降落,但是心智还正年轻,且在继续发展,1个人的脑力活动到60岁时到达巅峰,60岁以后才缓慢地衰退。例如冰心,90多岁仍笔耕不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