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直吃住在这里,锅里是她两天前做的面条
老人吃水要翻两座山到旁边的村里提,1桶水10斤左右,可以用34天
老人1直吃住在这里,锅里是她两天前做的面条,背后是她睡的炕没有亲生孩子,商洛1位生活窘迫的老人住进山顶1座破庙里,1住就是210多年。如今,老人已90岁了。
揪心
锅里放着两天前的面条,都干了
12月16日,在距商洛城区12千米左右,距商州区沙河子镇街道3千米左右的山梁上,1个颤巍巍的老人,独自在1间破屋前,捡拾干枯了的玉米秸秆。
老人说,她叫陈宁,今年90岁,“在这里照顾爷(供奉佛)已210多年,吃住都在这儿”。屋内,1口大黑锅里,放着1碗干瘪了的面条和1碗碎干馍。屋子很冷,屋顶到处是漏洞,老人的“炕”就是1张粗篾席。
说话间,老人用拐杖缠着1个废塑料桶,准备去打水,“不远,翻过两座山就到了”,9旬老太独居山顶破庙20年。这1趟,老人步行3千米多,用了1小时。她说这桶装10斤重的水,9旬老太独居山顶破庙20年,要用34天。
老人说,解放前她结过1次婚,丈夫因病死了。1949年10月,又结了婚,这家有个儿子,9旬老太独居山顶破庙20年,她帮着把孩子带大,后来继子成家育有两男3女。她遗憾的是,1生中自己没有生孩子。老人610多岁时,第2任丈夫去世。次年,因家中杂事母子不和,她便到了庙里。现在,继子已因病去世56年了。经亲朋和村干部约定,老人由两个孙子照顾。210多年来,她也偶尔回家,但她吃素,和孩子们吃不到1块,分歧也就越来越大。
乡党
我见老姐可怜,常常留她住
商州区沙河子镇李堡子村大树凹组70岁的村民王淑霞说:“我和老姐(陈宁老人)认识210多年了,我知道她可怜。”
王淑霞家也其实不富裕,丈夫病在床上,她笑称“穷人帮穷人”。大概有8年了,王淑霞常常收留老人,每当刮风、下雨、下雪,她坚决不要老人住庙里,9旬老太独居山顶破庙20年。闲时,老人也帮王淑霞做家务。
从大树凹组到庙上有6百多米,非常陡,坡有60度左右。老人每次去庙里,顺道的村民们都会主动照顾。
庙的另外一边也有1个组,两个组共有610来户。陈宁老人的生活主要靠大家接济。如今,好多村民搬到山下了,而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走不动了该咋办?王淑霞很是担心。
66岁的杨蓉是陈宁的儿媳妇(继子之妻),她说:“娘吃素,生活不到1块,住庙就随她了。”
沙河子镇沙河子村村主任井刚曹说,前些年,因种种缘由,家里人把老人户口注销了。当地派出所已把相干手续报上去了。井刚曹说,等户口审批下来,寿星费、养老保险、低保等加起来,就够老人花了。
当着众人的面,杨蓉说,她会尽快去接老人回家。
住
“好心人不让我住这庙了,惧怕塌下来把我压死了。其实,我最怕的是半夜有野虫(野兽)来。”
吃
打水有多远?“不远,翻两座山就到了”。平时吃的东西除捡些玉米外,全靠好心的村民接济。
家
她结过两次婚,没有生过孩子。唯1的继子也去世56年了,她和继子的孩子相处不来。
相关新闻
上一页:便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下一页:健康长寿的十二点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