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老人充满了爱和情

2017-06-06 02:00:41 来源:
分享:

沈爱琴是改革年代造就的成功创业者,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将1个原始落后的小厂打造成了资产几10亿、职工几千名,触及5大支柱产业所构成的现代化企业——万事利团体。这样1位前后评为全国劳模、全国“38红旗手”、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并且光荣当选为9届、10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现代女性,业绩自然是溢香流彩,受人称赞。而不为人知的,则是她对老年人的1片深情。

把退休职工的冷暖放心上

沈爱琴家住市郊笕桥镇。她15岁当起乡村赤脚医生,16岁担当村团支部书记,她对老人充满了爱和情,18岁任村妇女主任和副大队长。她对乡亲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10分的尊重。当地许多人还记得,沈爱琴当赤脚医生时不怕脏和累,为1些脚上得了严重疮毒的老农民治伤的情形。

即使是当企业飞速发展当上董事长时,沈爱琴在百忙中,仍然把退休老干部和职工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沈爱琴1直认为,老职工都为企业的发展出过力,特别建厂初期大家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参加生产,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企业。“现在企业发展了,千万不能忘记他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度晚年。”

逢年过节,沈爱琴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上门造访老人,问寒问暖、关心备至。有位病退职工,请病假达10年之久,但沈爱琴不光逢年过节要去看望,有时出差或出国回来,仍不忘带上慰劳品去他家转1转。老工人胡毛银,71岁那年患大叶性肺炎住院,沈爱琴屡次去医院看望,使他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还有1位老职工,由于生病失去了工作,生活过得很艰辛。左邻右舍这几年都盖起了新洋房,唯独他们家还住着低矮的旧房子。对此,沈爱琴10分不安,竟然自己掏钱,为这位老职工买来砖头、木料,发开工人伸出支援之手,1起帮忙建造房子。当这位老职工1家住进了新居后,脸上终究绽放了笑容。

让老年人多1点欢乐

沈爱琴对本土本乡的老干部就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关心。逢年过节,用小车接来团体参加茶话会,汇报企业发展情况,介绍全国人代会的盛况,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真心实意地请他们作顾问,凝听他们的意见。

镇里有些退休较早的老干部,1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沈爱琴出资组织老同志到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各地参观旅游。回来后,他们感动地说:沈爱琴能想着我们这些已无职务的人,做到人走茶不凉,真是太难得了。

对老同志的健康,沈爱琴更是关怀备至。今年夏季天气特别酷热,她对老人充满了爱和情,沈爱琴在万事利医院安排出了1层病房,安排体弱多病的老同志来避暑疗养,还出资让他们去普陀游玩。

过去,沈爱琴途经笕桥镇街上时,见到老年人在街上闲逛,或在马路两旁下棋、打牌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沈爱琴和镇街负责人商量后,出资在笕桥镇建1个老年活动室。活动室建成后,又购买书刊、棋牌、彩电等配套实行。现在老人们每天可以到那里喝茶聊天、看书看电视,其乐融融。

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

沈爱琴有1个4代同堂的幸福家庭,上有年老的婆婆,下有年幼的孙子。她的丈夫有7个兄弟姐妹,外家也有5个兄弟姐妹,大家同住1个村,相处得10分和谐。

沈爱琴不但在事业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也努力在家中尽好1个家庭妇女的职责。“营建和睦幸福的家庭,需要有个老中青幼4代人的‘桥梁’,这个”桥梁“应当是我自己。”她对上孝敬婆婆,她对老人充满了爱和情,对下教育子女儿孙,对丈夫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特别使人称道的是,沈爱琴对待婆婆就像女儿对母亲1样亲近。婆婆1年4季的衣服都是她亲身张罗添置的;婆婆爱吃甚么,就买甚么,每次出差回来,总会带各地的风味特产给老人品味;每天给婆婆梳头、1年4季都亲身给婆婆洗澡……由于照顾得好,处处尊重老人家,婆婆既得到了物质上的享受,又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身体1直很健康,直到91岁高龄才去世。

在沈爱琴的言传身教下,她的两个女儿对祖母也10分孝敬。沈爱琴的家庭曾被评为“全国5好家庭”。在沈爱琴的影响下,万事利团体乃至全部笕桥地区尊老敬老已蔚然成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