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退休后的生活

2017-06-21 04:21:33 来源:
分享:

朱镕基

2〇〇4年102月

另外一件是“先斩后奏”的事,欧阳鹤写了1首长诗《镕基赞》,印成了书法卷册,正好湖南常德当地弄了个“诗墙”,未经朱镕基允许,老同学擅作主张将长诗镌刻上墙。“他1听就不高兴,说这样影响不好。”没过量久,常德“诗墙”上的《镕基赞》被悄然取下。

外国领导人退休后,常常会把自己的从政和所涉历史,以回想录情势记载下来。此举有助于后人对历史的和对前人的鉴戒。而朱镕基会否利用淡定的退休生活撰写回想录,备受关注。但海外媒体有传,朱言绝不写回想录。

朱镕基曾在任上公然表白,退休后,1不作传记,2不题辞。他曾说过,看书是比较好的消遣,但不看他人写他的传记。

传说,朱镕基对亲戚写他的文章或传记不感兴趣,即便对方兴冲冲地拿来让他过目,朱镕基退休后的生活,他亦绝不客气地说:“不看。”他的堂兄朱天池写有《朱镕基传》,2004年专程到上海想请堂弟过目,结果连面都没见上,时至本日,朱天池老人也未能如愿,他对记者说,“暂时不想出版了”。

朱镕基曾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出任过经济管理学院和名誉院长。朱镕基的清华教授头衔并不是虚戴,他确切带过4位博士生,那4位博士生的名字分别为杨宏儒、陈文、赵平、刘铁民。朱镕基1987年担当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时,兼任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后来,他调到上海任市长、再调入国务院任副总理,朱镕基退休后的生活,当导师善始善终,坚持把4位博士生指导毕业。朱镕基对他所带的博士生,从论文的选题,到论证的方法,逐1过目,论文最后的答辩评语,也是他亲身拟写。

朱镕基的字,写得遒劲萧洒。读者无妨看1下他1988年写下的4个字——“清正廉明”,这年,正是朱鎔基的610大寿,他特别以这4个字自勉。先不说这些字的政治含义和个人寻求,最少从这4个字里,人们可看出朱镕基的书法功底。国人尽知,朱镕基在位时,几近从不题字。但朱镕基并没有把书法丢掉,退休以后,他练习书法的时间多了,字自然也越写越苍劲。可人们向他索字,却每每遭拒。

比如欧阳鹤受人之托,延请朱镕基动笔,每次都难逃落空之运。“即使是1些比较重要的题辞,如湖南方面为记念黄兴出了本《黄兴传》请他题写书名,也没成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