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扛起一个家

2017-06-22 06:22:11 来源:
分享:

她是1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性情文静质朴,没有过人的才干和学识,也没有出色的事迹,更没有震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数10年如1日,她用自己对亲人、对家庭的无穷深情,演绎了1段段平凡而感人的传奇。她的名字叫梁爱菊。

1982年底,瑞昌武蛟乡大兴村的梁爱菊与刘诗圣在村里人的介绍下相识、相知,并结为伉俪。

没有婚礼,没有亲朋好友的庆祝,乃至连1个像样的安身之所也没有,梁爱菊与刘诗圣就这样走到了1起。从结婚那天起,梁爱菊便无怨无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柔肩扛起一个家,为丈夫全身心肠投入工作做好坚强的后盾,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支持丈夫的工作。

刘诗圣在家中排行老大,他的母亲患癌症过世后,父亲由于悲伤过度1病不起,这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刘诗圣还有3个年纪尚幼的弟弟、mm,最小的弟弟才5岁。婆婆走后,梁爱菊担起了“长嫂如母”的角色,对刘诗圣的弟弟、mm倍加关爱。刘诗圣的2叔刘振照1直随着刘诗圣1家人生活。

由于先天弱智,刘振照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每天都需要有专人照顾他的平常起居。梁爱菊嫁到刘家的头几年,刘诗圣80多岁的奶奶还健在,而且也需要人照料。刘诗圣在福建某部队服役,终年不在家,根本无暇顾及家里。这样1大家子人老的老小的小,每天的家务活都是1大摊。

如果遇上农忙时节,梁爱菊更是累得腰酸背痛,但她毫无怨言,把里里外外的事料理得妥妥当当。她宁可自己多吃1点苦,多受1点累,也不让丈夫分心。在梁爱菊的支持下,刘诗圣在工作上获得了出色的成绩,曾数10次遭到部队的嘉奖,并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

1984年,刘诗圣的奶奶去世。办完老人的后事,梁爱菊沉重的家务负担仍然没有减轻。刘诗圣的父亲长时间卧病在床,弱智的2叔病情更加严重,1刻也离不开人的护理,柔肩扛起一个家。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梁爱菊独自承受着这1切。1989年,部队领导得知了梁爱菊的业绩,破例允许她随军到部队。可是她到部队时间不长,便感到?食难安,由于她放心不下家里。

与丈夫商量后,她又回到瑞昌老家开始繁忙的生活:安排全家人的1日3餐,照顾老人,种地,养猪、鸡、鸭,忙得不可开交。闲暇时教弟弟、mm识字;农闲时做点小工补贴家用。为节省生活开支,她几近不在外面买衣服,家里人身上的衣裳很多都是她买布回家来自己做的。

梁爱菊说再辛苦她都不怕,只怕家里人生病。天不遂人愿,1990年,公公再次住进医院,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拮据的家庭更加艰巨。公公知道家里经济紧张,便拔掉针头谢绝医治,急得梁爱菊泪如雨下。

她对公公说:“咱家再穷,你也不能不治病啊!钱的问题,我们会想办法。”公公第3次住进医院,3个月后,还是离世了。“临走”时,他似有千言万语,拉着梁爱菊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1996年,刘诗圣转业被分配到瑞昌市公安局工作。虽然夫妻两人不再两地分居,可沉重的工作任务让刘诗圣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为了使丈夫能够全身心肠投入工作,梁爱菊从不让生活琐事牵绊丈夫。在邻里眼里,她是出了名的“好妻子、好儿媳、贤内助”。

刘诗圣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回到家从没有真正打开儿女的作业本认真检查1下,更不用说辅导孩子学习了。梁爱菊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在她的催促和辅导下,两个小孩学习都很自觉,也很勤奋,并且分别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柔肩扛起一个家。如今,刘诗圣的弟弟、mm也已长大成人,分别有了自己的事业,这让梁爱菊感到莫大的欣慰。

梁爱菊用柔弱的肩膀承载着家庭的重负,用爱的暖流筑起1个幸福家庭。她凭着对人生的美好寻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1曲无私奉献的赞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