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名家--阎逢春

2017-06-25 10:24:05 来源:
分享:

阎逢春先生在自己的演出活动中善于“藏拙”,能够取长补短,对1些戏能另出机抒,别辟溪径。曾在1次汇演中,大家想看看阎逢春(青壮派杰出代表)和盖天红(老先辈杰出代表,另外一名杰出人物白面须生景留根早已去世)到底谁在上?要求2人前后演出同1剧目《淮都关》,《淮都关》主人公是姬寤生,是1回大靠戏。阎逢春倘若按常规演法——重头戏在出关后,肯定不如盖天红,但阎逢春把重点放在出关前,通过身段摆扎跌宕就把戏演热了,观众就叫了好,出关后就松了。这样就避开了和盖天红“硬碰”。结果,各得其彩,难分轩轾。听说阎逢春之父曾对阎逢春说:“你的东西全是‘飞刀’”,在老1辈看来阎逢春先生很善于“讨巧”。实际上是阎先生唱戏很开窍,能随机应变,蒲剧名家--阎逢春,得心应手。

阎逢春先生不但研究传统戏,对现代戏也热忱投入精力研究。在样板戏《红灯记》中他扮演鸠山,根据人物脸部表情和头部动作,创造了耍眼镜的技能。惋惜文革开始不久,他就遭到批评,逐步脱离他心爱的舞台,他曾心痛地说:“我还没在现代戏上好好研究(还没来得及研究的意思)!才刚刚开始(研究)”。

1959年他参加了蒲剧《窦娥冤》电影的拍摄,扮演配角窦天章,是他留下的唯1的图像资料,蒲剧名家--阎逢春。蒲剧《窦娥冤》电影没有什么亮点,阎逢春、103红、筱月来、杨虎山4位艺术家,有本事用不上,不能发挥平生绝学,使人叹息!不知为什么没拍阎逢春先生的《薛刚反朝》,《薛刚反朝》1剧有4位艺术家有戏做:阎逢春的徐策不用说了;张庆奎的薛猛在“洋河摘印”1折可展其所长;杨虎山的薛刚和王秀兰的纪鸾英都是本工。他们之前也常常合作演出,而且他们合作《薛刚反朝》的艺术水准完全够的上当时的中国戏曲界的1流水平。如果说阎逢春过早去世给人留下没法弥补的遗憾,103红先生文革后还健在,他的《3家店》也有极高艺术成绩,也没有录象(仿佛未见出版物,不详,待考),我辈徒唤奈何!

阎逢春先生文革遭受残暴批斗,曾在运城盐池附近砸石头,编过1个《石头歌》宣泄心中的愤懑。他曾为自己的不平多方奔走鸣冤,终究在1975年元月3日得到平反,承受了数年的压抑、打击、迫害,此刻心情极为复杂,昔日的辛酸、悲忿、苦难、委屈和今天的喜悦和对光明未来的盼望、向往交织在1起,真非言辞所能形容,只能说何等的不寻常!本来以自己的名望和为这次平反付出的努力,蒲剧名家--阎逢春,应当首先宣布“阎逢春”3个字,但是,也许有关人物出于对他特别推许,恰恰要把大轴子给他!那1次共平反4位,最后才宣布给阎逢春平反。就在会上阎先生突然感觉腿失去了控制,马上被送到医院,蒲剧名家--阎逢春,旋即谢世。1代艺术大师遭此际遇,想来使人扼腕!他没能享遭到平反后的自由和实现重返舞台的夙愿,给河东南大学地的人民留下无穷的遗憾与沉痛的哀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