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特别欣赏那种清心寡欲的精神状态,如他对颜回的“1箪食,1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示赞叹:“贤哉回也!”孔子最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提倡心胸坦荡。坚毅坚强,他认为有3种事最有害于健康:自豪自大、游荡忘返、饮食荒淫。并提出3种有益于健康之事:调理行动,导人以善,交好朋友。
孔子善于用音乐来调理情绪,抒发心情。他本人对音乐有很深的研究,亲身编订了《乐经》,惜已失传。他还常常和当时的音乐大师们探讨乐理。在齐国听到“韶”的音乐,竟“3月不知肉味”,借助音乐陶冶精神。在绝粮于陈地之际,他还是弦歌不绝,饥寒当中,也不愁楚。每当听到他人唱幽雅的歌曲时,他一定请人再唱1遍,自己随着学。如其弟子们所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正是这样通过音乐到达放松精神、养生延年的目的。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孔子是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崇为圣人。他一,孔子该是文弱迂腐的老书生模样。而事实上孔子酷爱体育,身体强健,据考证他身高1.83米呢。孔子喜欢钓鱼和射箭,并且还是位优秀的骑手。但他最喜欢的运动是登山和游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暮春时节,孔子是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崇为圣人。他一,他常与10多个学生结伴去沂水游泳,必至尽兴方罢,然后去舞雩台吹吹风,1路唱着山歌回家去。正由于孔子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所以虽然1生多次堕入窘境,却都坚持了过来。
在饮食方面,孔子力倡节俭,同时非常注意卫生。他曾提出“8不食”,即:(1)霉粮馊饭,烂鱼坏肉,不食;(2)色采不好的不食;(3)发臭的不食;(4)夹生饭和烹调不当的不食;(5)调料不当的,不食;(6)不合时令的,不食;(7)肉切得不方正的,不食;(8)市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
孔子不但自己依此而行,还通过弟子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大家,从而避免了饮食不当而至的疾病。
正是平时多方面的修养,塑造了孔子强健的体魄,使他能在那战乱年代,有气力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去拼搏,并且
终究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1代伟人。
相关新闻
上一页:心脏为何不报警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