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老人“退休综合征”

2017-06-22 07:21:22 来源:
分享:

闹钟1如既往在6点钟响起,退休已半年的张先生还是不能适应闲散的生活。记者昨天从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了解到,12.7%的老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将走进社区,为退休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张先生原是某机关的干部,退休前可是个大忙人,找他办事的、向他汇报请示工作的络绎不绝,电话1个又1个,应酬不断,每天很少有空闲的时候。但自从退休后,饭局没了、电话“哑”了,他的心里感到空落落的,看甚么都失去了昔日的色采,化解老人“退休综合征”。每天除吃饭,生活中最频繁的就是与老伴吵架,而且还产生了“幻听”,总听到有人敲门、电话在响。

与张先生“症状”类似的还有原丰台区某小学毕老师。提到退休,她表面上说,终究可以休息,能养养身体了。但到今年,退休快1年的她还是不能适应“没工作”的生活,常常怀念上课铃声、孩子嬉戏声,之前觉得吵闹,现在却认为是最美好的音乐,化解老人“退休综合征”。毕老师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每天除早上出门买菜,其他时间就待在家里,独处时还常常落泪。特别是孩子工作忙常常不回家,巨大的孤独感给了她无形的压力和恐惧。

“很多退休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专家介绍,退休老人首先面临的1大“关”就是不适应从忙到闲,特别是夫妻双方前后退休的,由于之前工作忙交换少,1旦闲下来,两人还会产生陌生感,感觉难以交换。特别是孩子工作或结婚离家后更是如此,夫妻双方极易拌嘴吵架,有的乃至选择了极端方式宣泄。“可以说,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1个重大问题,应当引发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去年底户籍老年人口数量达218万,占总人口的17.7%,而且平均每一年还以10万人的速度递增。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说,据他们调查,有12.7%的退休老人受“退休综合征”困扰,退休后的孤独感如何化解、邻里相处之道如何掌控等都是退休老人需要重新“学习”的。近期他们将与市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合作,通过专家讲座、现场咨询和展板等情势,为社区退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牛街和新街口两个街道已启动了试点,并将逐步在全市推行。

目前老年人心理健康常见的病症有3种:1是忧郁,缘由是退休以后,1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的变化,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时间长了会出现抑郁、伤感、头晕等症状;2是孤独,与子女关系不和谐或是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换、感情冷淡,产生自卑感、孤独感,遇事急躁,易动肝火;3是敏感多疑,对人有敌视态度,不轻易相信他人。这类现象极易出现在60岁以后的女性身上。但不论是哪类,1旦得了心理疾病,就要及时地进行心理医治或调解,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