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蔬菜 肿瘤发病率下降20%

2017-06-21 19:21:16 来源:
分享:

随着国内经济发达地区饮食结构西化,食用蔬菜 肿瘤发病率下降20%,蔬菜消费量明显降落,这是造成“文明病”泛滥的重要缘由之1,食用蔬菜 肿瘤发病率下降20%。蔬菜是比较好的防癌食品,食用黄色和深绿色蔬菜,可以使肿瘤病发率降落20%,食用蔬菜 肿瘤发病率下降20%,其中对喉癌、食管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膀胱癌的预防作用最为明显。在膳食、营养与癌症的关系中,只有蔬菜和水果的保护作用最具有说服力。

对蔬菜而言,消费者在选购、清洗和寄存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选购

选择蔬菜,贵在新鲜。建议优先斟酌有国家相干认证标志的蔬菜,如“绿色AA级”、“绿色A级”、“有机”和“无公害”等认证标志的蔬菜。这些蔬菜的安全性和质量更有保障,相对无认证标志的蔬菜没有保障。

由于蔬菜采摘后的包装、运输进程,1般在采摘后的第二天或以后上市。采收后,蔬菜中的维生素分解迅速,有毒物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迅速上升。所以,蔬菜应当蕴藏在冷柜中,而不是露天寄存。保鲜膜可以延缓水分流失,下落营养素的损失。冷柜中加保鲜膜的菜要注意日期,1般的净菜都应当是当日生产的,不要被处理的“特价菜”所吸引。如果没有冷柜,应选择最新鲜、质地最脆挺的蔬菜,无妨到人流量大的超市购买,由于菜卖得快,就会相对新鲜。

清洗

建议采取清水清洗,我国的包装蔬菜还没有从技术上解决免洗问题,所以食用前应清洗干净。蔬果上残留农药被人食用后,易在体内积累,到达1定程度就会造成慢性中毒。对有相干认证的蔬菜,其安全性(农药残留方面)是有保障的。清洗这些蔬菜时,只需冲洗掉表面附着的尘土,没必要长时间浸泡,更无需用盐或清洗剂浸泡。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来自致病菌,对果菜类蔬菜,如番茄、黄瓜等,其污染通常来自于采摘者或流通进程,而叶菜类由于浇地水被污染或粪肥污染等,其潜伏危害更大。生食这类蔬菜时,如果清洗不净,最容易产生致病菌中毒事件,建议用活动清水多次清洗后食用。

寄存

从营养学角度,买回的蔬菜应尽量在近期内食用。随着寄存时间的延长,营养会逐渐损失。对包装蔬菜,应放入冰箱中(0℃~5℃)寄存,常温下寄存易腐烂;对不带包装的蔬菜,应按不同蔬菜种类分袋包装(不要密封太严),存于冰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