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健康需注重的五要点

2017-04-30 19:01:58 来源:
分享:

老年人在青壮年时期为家人,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到了安享晚年的时期,老人就应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康、快乐的享受晚年生活。下面就告知大家保持心理健康的5个要点。

1个中心,是指以健康为中心。

有人戏称:“青年人用健康换金钱,老年人用金钱换健康。”此话并不是没有1点道理。年轻人忙事业,老人心理健康需注重的五要点,忙家庭建设。现在各行各业竞争剧烈,年轻人不同程度地透支生命,用健康的体魄赚前程、换金钱。老年人在青壮年时期已对社会和家庭尽了义务,作了贡献,所以到了晚年应当不再是寻求事业或金钱,而是要以健康为主题。

退休以后,老年人主要有两种生活方式,1种是在家安度晚年,另外一种就是再就业发挥余热。但不管干甚么,都应当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与健康的目的相矛盾,就不应当去做,就要坚决纠正。有的老年人退休后,甚么事都不做,甚么事都不想,1心享清福,结果缺少必要的活动,很快便疾病缠身。有的老年人不太愿意歇下来,为了赚钱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老人心理健康需注重的五要点,结果因操劳过度而病倒,乃至丢掉了性命。这样的退休生活方式都是毛病的。实际上,老年人做到身心健康,不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就是对社会和家庭的最大贡献。

2个要点,是指萧洒1点,糊涂1点。

萧洒,即自然大方,轻松自若,不受拘束。退休后,不再为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不再受严格的作息制度限制,也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应当说已具有了萧洒生活的基本条件。既然如此,“何不萧洒走1回”呢?

有位老人中年丧偶,老人心理健康需注重的五要点,自己辛辛苦苦地将5个子女抚养成人。晚年否极泰来,子女们都各自事业有成。但他依然独自过着清贫的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出门舍不得坐车,晚年生活质量不高。老人去世时,子女们却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有10几万元的存款。人活着,固然不能完全为了物资享受,但到了晚年,有了1定的消费实力,为何不可以把生活安排得宽松、舒适、丰富1点呢?人们生产劳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啊!

胡涂1点,并非说人到老年就不要学习、不明事理或思想胡涂,而是说要淡泊1点,看开1点,不为平常琐碎事所捆扰。通俗地说,就是小事上随便1点。人生苦短,生命第1,何必对平常生活中那些无聊杂事琐屑较量呢?“忍1时风平浪静,退1步海阔天空。”宽容1点,萧洒1点,糊涂1点,会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充实。

3个忘记,是指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

忘记年龄,是说老年人没有必要总在心里惦记着1个“老”字。有的人常常叹息“岁月催人老,时光不饶人”,乃至惧怕过年过生日。其实,年龄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可分为“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1般情况下,我们常常使用的是“日历年龄”,又称“年代年龄”或“时序年龄”,计算单位为年。“生理年龄”又称“生理学年龄”或“生物学年龄”,是指从生理学和生物学角度来衡量人的年龄。“心理年龄”则是指从大脑功能和心理衰老程度来衡量人的年龄。“日历年龄”的“老”,其实不能完全代表1个人身体的衰老程度,如果用日历年龄来与生理、心理年龄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有的人是未老先衰,有的人则是老而不衰,老人心理健康需注重的五要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