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我们赶到病人家里时,82岁的郑大爷早已死去多时。我没有救回郑大爷的生命,却带回了1个使人心酸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
2年多前的1场脑血栓后,郑大爷的身体就垮了下来,生活都没法自理。照顾郑大爷的任务就落在了3个儿子的身上。可跟谁住呢?
3个儿媳妇都不出声,儿子们1向也是看着媳妇的脸色办事。最后还是大哥说话了:“我们抽签!谁抽上就住谁家,时间1年。1年后重新抽签。”就这样定了下来。抽签的结果,第1年是住2儿子家,倒也平安。
第2年,轮到小儿子家照顾。才住了两个月,郑大爷就生了1场大病。住院验血时,竟被查出有梅毒!虽然郑大爷1口咬定自己从未在外面胡来过,但医生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没有错检误诊”,儿子儿媳妇们也就相信郑大爷真的有梅毒了。小儿媳妇说什么也不肯让郑大爷再住自己家里,说是怕他沾染给小孙子。最后把郑大爷安置在1楼自家的杂物房里。
杂物房不大,只够放上1张床和几把椅子,到处磕磕碰碰的。可是,能有1点自己的空间,不用看儿媳妇的脸色,1日3餐有人送,大小便有公厕,附近还有块草地,儿子还给安了1部黑白电视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郑大爷很快就把梅毒的事情忘得1干2净了。
初冬时,小儿子生病被查出得了梅毒。小儿媳妇说是郑大爷沾染的,送饭的时候有时就更加没有好脸色了。生来1副犟脾气的郑大爷哪里受得住,径直去找医生理论。
医生重新仔细翻阅了郑大爷的病历资料。忽然,化验单上的“年龄”1栏引发了医生的注意:28岁。郑大爷今年已82岁了!难道真的弄错了?医生急忙跑到化验室查找当时的检验资料。果然!那天做化验的病人中,居然有1个人的名字和郑大爷1模1样。只不过,1个82岁1个28岁;28岁的梅毒化验阳性,82岁的梅毒化验阴性。也就是说,郑大爷根本没有梅毒,八旬老翁患上了梅毒?,是医院发错了化验单!
医生1再赔理道歉,郑大爷也就没说甚么。他1路小跑着回到家里,要向大家宣布这个“拨乱反正”的消息。
正巧,只有小儿子在。听完郑大爷的话,小儿子捉住他的手,说:“爹!您不要和他人说这事好不好?如果我媳妇知道不是您沾染的,追究起来,我这个家就没法要了。”
“爹问你1句,你究竟是怎样回事?”郑大爷说。
“那……那天出差喝醉了酒,糊里糊涂就……”小儿子说:“爹,您就帮帮我吧!”
郑大爷定定地看着小儿子好1阵子,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儿媳妇照旧骂骂咧咧,八旬老翁患上了梅毒?,他却再也没有说什么,八旬老翁患上了梅毒?。直到昨天夜里,郑大爷突然心脏病复发死在杂屋房里,身边没有1个人。小儿媳妇发现时,已经是清晨6点多了。
郑大爷在单位勤勤奋恳30多年,可由于他的“梅毒”,单位在后事上大打折扣,医疗费也只给报销了很少的1部份。大儿子2儿子愤愤不平,八旬老翁患上了梅毒?,小儿子却没说什么。这是后话。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些甚么呢?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1个不孝顺老人的故事嘛。作为1名医生,我却要说,这是1个关于检验人员和医生玩忽职守误诊误治的故事。
且不谈化验室的张冠李戴(即使化验室也要“3查7对”),作为临床医生,除要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外,也不能过于迷信检验结果。当2者不能相互支持乃至出现矛盾时,医生应多问几个为什么,乃至应当下到化验室去查证1下,乃至要复检。退1步来讲,即使郑大爷梅毒血清反应果真呈阳性,该反应也要分别进行挑选定量实验和证实实验。即使这2者都呈阳性,还要深究其有无不洁性交史,乃至要抽取脑汁液检查。而这位医生仅仅凭着1份未辨真假的化验单,就给郑大爷下了“梅毒”的诊断,害得大爷受尽屈辱。如果不是遇上郑大爷这样有“委曲求全”精神的老人,少不了又是1场医疗纠纷案件。
郑大爷早已入土为安,可我的心情却怎样也平静不下来。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我更加感到医生责任的重大……
相关新闻
上一页:甩掉糖尿病的阴影
下一页:老人乱用心安得有哪些危险呢?
相关问答